目前分類:茶業的歷史情思 (13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俄商在1874-1876年,將湘鄂邊境的三家磚茶廠遷至漢口,使用蒸氣動力機械壓制青磚和紅磚茶(米磚),並開始製造小京磚。加工青磚茶和帽盒茶的原料,湘鄂各占一半,因裝老青茶的原料用布袋,所以又叫包茶。紅茶磚(米磚)、小京磚茶的原料,以湖南、湖北兩省生產的紅茶末(花香)為包心,重量占87.5%,以宜紅、寧紅也有進口部分印度、錫蘭花香(紅茶末)為麵茶,重量占12.5%。俄商機器壓磚茶生產效率高,成本低,磚的品質好,加之以海航巨輪運輸,東至符拉迪沃斯托克,西運黑海敖得薩,大大地降低了運費,因此,俄商由漢口輸出的磚茶直線上升。由於清朝政府的軟弱無能,俄國在我境內,竟非法將內、外蒙古劃入為他的經濟勢力範圍,並在張家口設卡徵收我華商稅款,肆意打壓華商,侵犯我主權。1917年十月革命後,漢口的俄商洋行和磚茶廠都已停業,僅一家磚茶廠轉為英國資本經營,由漢口輸俄羅斯的磚茶逐年下降。自1922起,蘇聯組織協會來華買茶,輸蘇聯茶葉有所恢復。1925開始,又在漢口大量收購磚茶或委託加工,到1937年止的十三年,年平均輸蘇聯磚茶12810噸,其中以1928年為最高,有青磚茶15309噸,帽盒15386噸。這些茶中,這些茶中,臨湘茶占7693噸。

1938年,日本侵略軍佔領臨湘,部分茶廠被燒,所存茶葉或者被燒毀,或者強行交給設在漢口的由日本人和偽政府人員合辦的株式會社經營,臨湘僅剩聶市天長順一家茶行倖存,其餘均已停業,茶園荒蕪。至1945年抗戰勝利後,生產恢復也十分緩慢。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要:晉商駝道,是與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並稱的古代中國對外貿易三大古商道之一,是晉商在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中經營的一座不朽的豐碑。

晉商駝道,是與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並稱的古代中國對外貿易三大古商道之一。“晉商駝道”,是著名創新作家郎加明首創性揭示和提出的核心概念。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要:明清時代的晉商,不僅是當時國內商貿領域的一支舉足輕重的重要力量,還在開拓對外貿易方面建樹頗豐。其實,山西商人和商業資本發展水平的另一個標志便是對國外市場的開拓。

明清時代的晉商,不僅是當時國內商貿領域的一支舉足輕重的重要力量,還在開拓對外貿易方面建樹頗豐。其實,山西商人和商業資本發展水平的另一個標志便是對國外市場的開拓。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3223236_0 

當年中國茶商與俄國茶商交易的地點,蘇聯時期曾做為棉坊工廠,後被大火燒毀   特派記者胡冬冬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湖南中茶茶業有限公司是在原湖南省三利進出口有限公司變更名稱、法人代表及股東後成立的。20091221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受讓了原湖南省三利進出口有限公司所有自然人股東的股權,成為湖南中茶茶業有限公司控股股東。

公司集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科研開發、茶文化傳播於一體,是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06年被評為中國茶葉行業百強、湖南省茶葉五強。公司在武陵山區先後扶持建立了多個有機茶出口生產基地,並通過了瑞士IMO有機茶認證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原湖南三利自有出口品牌茶"沙漠之舟"在國際市場上享良好的信譽,成為中國茶葉在非洲市場的首選品牌,2005年和2008年相繼被湖南省商務廳授予"湖南省出口名牌"。內銷品牌"中茶"牌黑茶和"東山秀峰"綠茶在市場上也是很受歡迎的,在多次茶葉博覽會上榮獲大獎。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代自然科學技術,是在西方中世紀傳統科學技術的基礎上,伴隨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發展而發展起來的。由於茶葉和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上述事實,所以,必然地也出現了這樣兩種特別的結果:第一,即中國雖然創造了燦爛的古代茶葉技術和茶葉文化,但由於其封建社會延續的時間較長,故其先進的古代茶葉技術,並沒有獲得發展為近代茶葉科學技術的社會條件。第二,西方最先完成了中世紀科技向近代科學技術的轉化,並且也具有創建一切近代科技的社會條件和能力,但由於此前他們不知道茶的生產,所以在他們全面創建近代科學技術的過程中,當然也不可能憑空創建出近代茶葉科學技術來。因此,非常明顯,世界近代茶葉科學技術,必然也只有中國傳統茶葉技術和西方近代科學技術相結合,或者是運用西方近代科學技術對中國傳統茶葉技術進行改造後,才可能產生和出現。這種結合或改造,不是別的什麼時候或場合,而正是上一世紀後期英國和荷蘭人在南亞引進中國茶種、茶葉技術大規模發展種茶時開始的。這一點,也是近代茶葉科學技術和其他多數農業科學技術發展所不同的一點。

第一章清末民初我國茶葉科學技術的向近代轉化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者按:惠安集泉茶莊自開設至解放後公私合營,歷一百七十余年,海內外知名。《惠安文史資料》第一輯(一九八三年六月十日出版)發表過《惠安集泉茶圃史略》一文。倪鄭重同志文中許多內容是第一輯文中未見的。

   曾經名聞中外的集泉茶莊,由創始人施大成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開設,址在惠安縣城關霞梧街。施大成之孫施濟候,親到崇安縣選購武夷岩茶,並在武夷山購置劉官寨岩茶廠,為其子孫後代奠定了發展茶葉的基礎。集泉茶莊以經營武夷岩茶為主,兼營閩北地區所產的中低檔烏龍茶。鹹豐年間(18511861),施濟候捐為四品道台,上武夷山時,途經南平、建甌等州府,地方官吏要用官場禮儀迎送。集泉茶莊經營多種商品茶:鐵羅漢每斤四十八元,水仙種每斤十六元,雪梨每斤六元四角,雪花每斤三元二角,玉茗每斤一元六角,梅占每斤八角,蘭心每斤六角四分。其中以鐵羅漢最為名貴,系精選武夷大岩茶拼配,逐漸成為馳譽中外的名牌商品茶。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陳椽所著《安徽茶經》載:祁紅之所以這樣著名,是由於它的外形內質兼美,特別是色香味三者俱臻上乘。如用品茶的評語來描寫它,則:條索緊細秀長,有鋒苗,香氣馥郁,滋味醇和而甘濃,湯色紅艷鮮亮;尤其是具有清高而持久的甜花香氣,為世界上一切紅茶所不及。

2、莊晚芳等所著《中國名茶》載:在國際茶葉市場上,祁紅是一種出色的名茶。它以條索苗秀的外形,清新持久的甜香,醇和雋厚的滋味,博得世人稱贊。特別在英國倫敦市場,祁紅被列為茶中英豪,每當祁紅新茶上市,人人爭相競購,交口傳揚:中國的祁門香來了!詩人說:在中國的茶吞裡,發現了春天的芬芳又載:祁紅向以高香聞名。在國際茶市上,過去只有印度大吉嶺的紅茶可與它競爭,其他紅茶皆望塵莫及。它的香氣,國內外茶師稱為砂糖香或蘋果香,並帶有蘊藏的蘭花香,香氣清高持久,獨樹一幟,被譽為祁門香。外表色澤烏潤,條索緊細,鋒杪秀麗。湯色紅艷透明,葉底鮮紅明亮。單獨泡飲,最能領略它的獨特香味,加入牛奶、糖也很可口。英國人最喜愛祁紅,皇家貴族都以祁紅作為時髦的飲品,用茶向皇後祝壽。贊美茶葉為群芳最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馮達人

    安徽省祁門茶廠是專門生產出口祁門工夫紅茶的廠家,現全廠占地18萬多平方米,廠房建築面積7.8萬平方米,擁有生產設備300多台(套),年產祁紅2500噸(年生產能力為5000噸)。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多次獲得省創最佳經濟效益奪魁單位、省級文明單位、省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等一系列榮譽稱號,1989年晉升國家二級企業。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家興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1214133040231  

祁門紅茶自誕生百余年來,屢獲大獎,特別是在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金獎。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百年來,六堡茶幾經興衰起落,最興旺時幾乎家家做茶,年產數十萬斤,日本侵華期間,千裡茶園荒蕪,民生維艱。六堡茶的百年歷史見證了中國近代茶業發展的曲折與艱辛,也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百年滄桑

第一回廣信梧州飲茶源遠流長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茶葉,最古老的國際化非酒精飲料;茶葉,與絲綢一樣,在最早的東西方貿易中炙手可熱;人們似乎無法把淡雅飄逸的茶香和血腥的戰場聯繫在一起,然而,在某些特別的歷史時刻,茶葉的確是人類爭奪的戰略資源。茶葉,曾經是明王朝覆滅的重要導火索;也導致了大清帝國和大英帝國鴉片戰爭的爆發。

明王朝覆滅的導火索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四字碼
  • 請輸入密碼:

 

  王智琦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公元816           渠江薄片,益陽團茶運銷湖北,江陵,襄陽一帶。薄和益陽團茶均為湖南黑茶【唐帶楊燁《膳夫經手錄》】

☆公元935年前後       “潭卲之間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獸,其色如鐵,而芳香異常,烹之無滓也。其色如鐵即安化黑茶也【五代毛文錫《茶普》】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四字碼
  • 請輸入密碼:

20131203023304487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