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茶業的歷史情思 (13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癸巳年初夏,筆者與赤壁茶文化研究同仁千裡進京,訪查赤壁茶葉史料。在京郊某區,我們采訪了寓居在此的著名山西作家成一先生。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蘇祝成

 (浙江大學茶學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9)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多數人知道中國古代有條絲綢之路,曾經是中西交流的通道。在近代,中國茶葉也有條“絲綢之路”,而這條繁盛近200年的國際茶路,源頭就在漢口;當時西方人喝的中國茶,有六成都是從漢口輸出去的。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核心提示:萬裡茶路與絲綢之路被譽為中國歷史上兩條最負盛名的國際貿易黃金通道。漢通西域的絲綢之路猶如一條生命的臍帶,將亞洲、歐洲和非洲的文明連成一體,是東西方古文明交彙的血脈。

  萬裡茶路與絲綢之路被譽為中國歷史上兩條最負盛名的國際貿易黃金通道。漢通西域的絲綢之路猶如一條生命的臍帶,將亞洲、歐洲和非洲的文明連成一體,是東西方古文明交彙的血脈。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晉商在清代的商業活動中,很有特色地進行過茶樹培植、茶葉加工及運銷等工作,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與傳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清人衷千說:“清初茶時均係西客經營,由江西轉河南,運銷關外。西客者山西商人也,每家資本約二三十萬至百萬。首春客至,由行東赴河口歡迎。到地將款及所購茶單交點行東,恣所為不問,茶事畢,始結算別去”(《茶事雜耠》)。為了保證茶葉貨源與茶葉品質,山西商人曾在福建武夷山區,通過“行東”(代理商)以包買形式控制一些作坊,要求對方按照自己的要求進行茶葉加工。也就是說,有一些茶葉作坊是置於晉商的監督之下。但是,咸豐三年(1853)以後,由於太平天國革命,晉商去福建的茶道受阻,茶葉貿易受到影響。後來,晉商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曾發現湖北武昌府的崇陽、蒲圻兩縣交界處的羊樓峒、羊樓司一帶具有栽植茶樹的自然條件。便指導當地人栽植茶樹和製造紅綠茶之法,使這一帶逐漸成為晉商新的茶葉產地。據史料記載,以種茶、制茶(加工)而聞名的羊樓峒,前清咸豐年間,“晉皖茶商住湘經商,該地為必經之路。茶商見該地適於種茶,始指導土人,教栽培及制道紅綠茶之法”(戴嘯州《湖北羊樓之茶葉》)。在咸豐、同治時期,蒲圻、崇陽等地人在晉商的指導下,已能夠製作上好的綠茶。山西商人還將紅茶加工技術傳播到鄂東南乃至鄂北、蒲、崇等縣。鹹、同時期的茶葉,大多是散裝,晉商收購後,還要進行較大工程的包裝。到了光緒年間,蒲圻地方開始製作磚茶。最初的磚茶壓制法比較簡單,屬於民間簡單機械加工,生產規模也較小。其方法是:置茶葉于蒸籠中,架鍋蒸之,傾入模型中,置木製壓榨器中,借杠桿力壓榨,移時,在模中托出,放于樓上,聽其自然乾燥。這種木質壓榨機每日僅可製作60筐茶葉,合90擔。操作不便,平壓效果不良,厚薄不均勻,四角邊緣往往因壓力不達而出現殘缺,既不整潔,又多損耗。不過它將茶葉的製作由散裝轉變為有形狀的磚條,標誌著一種新產品的開始。後來晉商又在木壓機的基礎上發明創造出一種鐵壓機,收到了省力、省工、產品光潔整齊、節省原料的效果。不過仍屬於手工作業範疇。晉商在晚清基本上控制了湖北的茶葉生產特別是對武昌府屬各縣的制茶業,往往是按照晉商的要求進行加工,然後由晉商統一收購。磚條雖為茶農產品,卻要貼上晉商的商標,並寫上監製的字樣。也就是說,茶農是代晉商生產,井且由晉商預先付一筆加工訂金,晉商具有包銷商的性質。到光緒中期,晉商逐漸在蒲圻等地建立了茶葉加工廠,進行較大規模的生產。據海外資料稱:“山西茶商每年(在茶樓峒)常設臨時辦事處,開設工廠該地數千農民及其家族從事製造磚條”(威廉·馬克斯《茶葉全書》中譯本上冊165頁中國茶葉研究社版)。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沙俄以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取得特權,向中國進行經濟滲透。同治二年(1863)以後,俄人相繼在漢口、福州、九江等地開設茶廠。同治四年(1865)後,英國商人又在台灣和福建開辦茶廠。洋人利用機器生產茶葉,對晉商的茶葉生產造成了威脅。在湖北的晉商為了與洋商進行商業競爭,也開始對茶葉工廠進行改造。光緒十九年(1893)前後,晉商開始使用氣壓機和水壓機製作磚條。光緒二十三年(1897)又從英國購進烘乾機設備,煉製出了色味俱佳的茶葉。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黑茶貿易與西商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熟悉歷史的人知道,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湖北境內有一條以漢口為起點到俄羅斯恰克圖的中俄茶葉國際商道,名中俄古磚茶之路。據有關資料記載,磚茶從羊樓洞由獨輪車運抵新店港口裝船,沿蟠河(今稱新店河)出長江運至漢口,溯漢水至襄陽,然後舍舟登陸,改用蓄馱車運,經河南唐河、社旗,從洛陽過黃河。再經晉城、長治、太原、大同到張家口,或從晉北的殺虎口入內蒙古,再由晉商馱隊穿越大草原與荒漠,進入俄羅斯的恰克圖、西伯利亞至莫斯科和聖彼得堡。而起點則為今赤壁市新店鎮。

新店鎮地處湘鄂交界處,位於蟠河東岸,距市區西南28千米,隔河與湖南臨湘市相望。現有新老街道7條,占地面積0.75平方千米。歷史上羊樓洞茶葉經港口驛沿蟠河外運,但枯水期蟠河水淺,遂在蟠河中游建新集傳運,故名。一說用“雞公車”(獨輪車)運新溪河畔裝船外運,後發展成集,名新店,鎮名依此。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和俄羅斯是山川相連,國土接壤的鄰邦。大約從十六世紀末開始,兩國的商貿關系就從初次接觸,逐漸發展到頻繁往來,經歷了由小到大,規模不斷拓展的過程。自從茶葉逐步成為中俄貿易的大宗商品之後,俄國商人與中國商人,尤其是和山西商人之間的交易日趨緊密。恰克圖作為俄國與中國晉商開展茶貿的最重要口岸,其交易活動也進入了日益活躍和深入發展的時期。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曉航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9-14 段繼業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在19世紀末〈1869〉台灣烏龍茶就已經出口到紐約了;而103年前〈1909〉,
行銷台灣茶的「福爾摩莎茶坊」,也曾在美國的博覽會上,留下歷史的蹤跡。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lingpc), 您好!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臺灣茶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之有茶,最早見諸文獻記載於十七世紀末期,在清康熙三十六年
(一六九七年)郁永河所著之「番境補遺」中提及,在水沙連一帶山區,有丈高的野生茶,漢人採摘後焙製茶葉。「水沙連」就是全台最知名的淡水湖泊-日月潭,這裡海拔七百六十公尺,其一帶山區所指的則是現今南投縣魚池、埔里、水里,而台灣野生水沙連山茶今泛稱為台灣山茶。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百年磚茶馥郁香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