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黑茶貿易與西商

 

   提到黑茶貿易不能不提到西商,西商是中國古代居住於陜西、山西一帶的商人財團的統稱,又稱西客、山陜商人、秦晉大賈。西商起源於陜西,壯大於山西。元至清初的陜西行省,轄現甘肅的部分地區、寧夏、內蒙古伊克昭盟中部以南區域。秦商的最早崛起,是和陜西關中地區獨特的歷史、政治、經濟、交通、地理、軍事地位密不可分的。可以說秦商帶動晉商,最終成就了中國最大的商業集團“西商”。早期茶葉貿易是秦商大量經營獲利的主要商品,也可以說,一定程度上茶葉貿易成就了秦商,最終也成就了“西商”。

 

   西商所經營的行業與山西、陜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關。陜西是中國西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又是古代著名的絲綢、茶葉和瓷器對外貿易之路的起點,陜西的西、北部是廣大少數民族的遊牧居住地,也是中原王朝的國防重鎮。西商昌盛的幾百年間,西商建立的山、陜會館遍部中原內外商埠、碼頭、交通要道。

 

   明代之後,為加強西北邊防,推行茶法和鹽法,山陜商人的貿易以布匹、茶、馬、糧食、食鹽為主,他們以山陜為本居,以舟楫、駱駝、馬匹、人力為工具,往來於邊塞和中原之間,建立了龐大的商業貿易體系。“走西口”成了山陜男兒實現人生夢想的重要途徑。也就是在這以後,湖南、湖北的黑茶隨著茶葉需求量、貿易量的增加,伴隨著西商的艱難跋涉建立了西、北部少數民族昌盛不衰的市場。

 

   進入清代以後,陜西、山西西北部為軍事消費地帶的作用基本消失,許多山陜商人因而沒落。但由於茶葉特殊的商品屬性,西商的湖南、湖北茶葉經營和西北茶葉市場壟斷地位沒有動搖。

 

   馬合盛茶號便是西商在西北茶葉貿易中的典型實例。馬合盛,祖籍山西,後移居陜西開始茶葉經營,在陜西逐步積累下了資本,家族經營逐漸壯大,明代中期在陜西建立了茶葉加工廠加工茯磚茶,明末清初,又以秦商身份進入了甘肅,在蘭州東櫃設立了總棧。馬合盛茶號在清朝中葉最為興旺,號稱百萬家資,僅運茶的白駱駝就有300余峰。庚子年間,慈禧逃往陜西,因貢奉“百峰駱駝”茶,並給朝廷捐獻10萬兩白銀,得到西太後贊賞,清王朝授以“護國員外郎誥封資政大夫官銜”。馬合盛茶號以經營湖南黑茶加工的茯磚茶為主,據記載其加工茯茶葉多、梗少、味美,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古等地少數民族非常喜好,其茯茶每塊5市斤,上印“大引商人馬合盛”字樣。馬合盛茶號商風較好,與少數民族部落上層關系融洽,一些小的民族糾紛政府往往委托茶號出面化解。馬合盛經營茶葉的具體步驟是,茶號總櫃先向政府請領茶引,辦理茶票,交納部分稅銀,備案後持引票往茶區購茶。由於交通不便,發茶必須在早春起程去湖南,先向茶農(亦稱山戶、園戶)收回低價的茶葉,篦簍包裝後,由茶山上船,船經資水到益陽,由益陽經洞庭湖入長江即達漢口。從漢口入漢水經老河口,由老河口以車拉、馬馱即達紫荊關、龍駒寨(陜西商洛),再由龍駒寨分發渭南、西安,由西安、渭南集發涇陽。在涇陽加工成茯磚茶,嵌上“大引商人馬合盛”字樣,再由涇陽以騾、馬、駱駝起運,經長武、涇川、平涼、隆德、靜寧、定西等地即達蘭州,入山字石官茶庫,補交齊稅額後引銷各地商號出售。

 

   到了近代,中原茶業經營大多被徽商取代,唯獨西、北邊銷茶(主要是湖南、湖北黑茶),西商仍占據相對壟斷的經營地位。

 

二、湖南黑茶的貿易途徑和歷史沿革

 

   五代(公元935年前後)毛文錫編撰《茶譜》有雲:“所謂鐵色茶,即安化黑茶也”。從以上記載可以推斷,湖南黑茶至少已有一千余年的生產歷史。

 

   據唐代楊燁《膳夫經手錄》(公元816年)記載,唐時渠江薄片已運銷湖北、江陵、襄陽一帶。明史茶法開篇即有“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則困以病。故唐,宋以來,行以茶易馬法,因制羌、戎,而明制尤密”。這記載即表明了茶法的立法原因和目的,同時也說明了當時西北少數民族地區茶葉貿易的方式和地位。

 

   “黑茶”、“湖南黑茶”,雖然生產年代可能更早,但可以確認的歷史依據也應來源於這卷“茶法”,因而茶葉學術界普遍認為中國的黑茶生產,始於十六世紀初期。

 

   明史《食貨誌》載,萬歷年間,“中茶易馬,惟漢中、保守,而湖南產茶,甚直賤,商人率越境私販,中漢中,保守者,僅一二十引。茶戶欲力本課,輒私販出邊,番族利私茶之賤,因不肯納馬”。二十三年,禦史李楠請禁湖茶,言:“湖茶行,茶法、馬政兩弊,宜令巡茶禦史召商給引,原報漢、興、保、夔者,準中。越境下湖南者,禁止”。既而禦史徐僑言:“漢、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行之引,無妨漢中,漢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於酥酪為宜,亦利番也。但宜立法嚴核,以遏假茶。”“戶部折衷其議,以漢茶為主,湖茶佐之。各商中引,先給漢、川畢,乃給湖南。如漢引不足則補以湖引,報可。”

 

   從上面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出。明代時期,一方面湖南黑茶以價格低,適合遊牧民族口味的優勢,以民間貿易的方式衝擊到了官茶市場,影響了茶法和茶馬政策的推行,二一方面,湖南黑茶的主要途徑是“商人率越境私販”,主要是先販運到川陜,甚至以川、陜茶名義利用歷代茶馬交易創造的市場,依靠豐厚的利差走私交易,三一方面,湖南黑茶明代中期還是川、陜黑茶的補充。

 

   那麼湖南黑茶是怎麼到達遙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市場呢?主要應得益於便利的水路交通。首先是從湖南黑茶的主要產區資江流域上船,經資江、洞庭湖進入長江,然後大部分由長江入漢江,沿漢江到達漢中,到達漢中後經由穿越秦嶺的孔道:陳倉道(又稱嘉陵道)、褒斜道(又稱金牛道)、讜駱道、子午道進入秦嶺以北的西安。秦嶺棧道在中國歷史上發揮過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作用,嘉陵、褒斜之開辟遠在先秦,子午道成於西漢初年劉邦入漢中之際。《戰國策·秦策》記載秦昭王時即“棧道千裏,通於蜀漢”,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也發生在這裏,可以說褒斜道和金牛道是一條巴蜀地區,通向北方關中地區的道路,也是自古以來蜀國北連周、秦的交通幹線,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漫長、最艱險的一條國道。湖南黑茶到達西安後,即再和其它商品一起集散,向西北甚至更遠地區轉運。這條運輸線一直延用到清末民初。在數百年的時間一直是湖南黑茶的主要流通道路。進入長江的另一部分黑茶則沿長江一直西行,到宜賓後進入四川岷江,運抵雅安、松潘。黎(漢源)、雅(雅安)、碉門(天全)、巖州。松潘是明代川西的五大茶馬互市主要貿易地,交易後一路進入康定、甘孜藏區,一路過甘南,進入青海東南部,最後運到西藏、青海各地藏區。

 

   茶馬互市首先興起並發展於西北地區,西北地區是少數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的分界線,也是農耕經濟和畜牧業經濟的分界線。進入關中的湖南黑茶是其最重要的流向。它們是怎樣運銷到其它地區的呢?自遲在漢武帝張騫通西域時,絲綢之路便由長安貫穿西北地區,而達西亞。茶馬互市首先在唐代,唐高祖武德八年(625),突厥、吐谷渾等少數民族請求與唐王朝互市,朝廷下詔許之。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5),《新唐書·陸羽傳》即有“時回紇入朝,始驅馬市茶的”記載。到了宋代,西北少數民族茶葉市場需求量大增。從王公貴族到普通牧民無不嗜茶如命。互市交易商品中茶葉已占據了主導地位,到了“銀絹錢鈔,非蕃部所欲”的程度。《宋史·誌第一百五十一》宋代、明代是茶馬互市空前繁榮的時期,明代的茶法和茶馬互市機構也更加健全。曾在河(臨夏)、洮(臨洮)、岷、甘(武威)、西寧、莊浪設置茶馬司。湖南的黑茶進入官茶的部分也自然由西安通過涇、渭水運,更多則是使用馬匹、駱駝轉運到上述地區易馬。明朝茶禁甚嚴,“洪武初例民間蓄茶不得過一月之用,私茶出境與關隘失察者,並淩遲處死”。但茶葉的民間貿易一直沒有停止。到永樂初年,“茶禁亦稍馳多私出境,”朝廷采取了默許的態度,弘治三年(1490)接受了禦史李鸞的建議,允許西寧、河洮茶馬司召集商人運茶,只是限定每次販運的數量,並收繳40%做官府易馬,剩余部分允許商人自由出售。這段時期就是湖南黑茶運銷發展最快的時期,湖南黑茶本來產量大,價格低,而少數民族市場又需要,但朝廷為了控制貨源和價格一直限制其外銷,但最終市場規律還是發揮了作用,其自身的質價優勢為其日後獨霸西北市場打下了良好基礎。

 

   清代初期,西北的茶馬互市沿用了明代末期的政策和渠道,由於四川邊茶產量的增加、地理位置的優勢,康藏、阿壩方向的邊銷茶已被四川茶完全占據,湖南黑茶主要流向西北陜西、甘肅、青海、新疆的廣大市場。清朝茶馬互市逐步演化為商人請引販運,到達中央政府榷茶中馬的銷區市場後,一半以實物稅的形式交茶馬司征收,用於易馬,一半由商人自行銷售謀利。這種政策給商人和湖南黑茶的銷售帶來了一些生機。甘肅通誌載“茶篦先由潼關、漢中二處盤查,運到鞏昌(隴西)再經通判察驗,然後分赴各司交納,官茶貯庫,商茶聽商人在本司貿易。”從這段記載可看出,茶業的運輸途徑,一條路是由潼關入陜。根據歷史資料西北茶葉銷售品種推斷,這一路應是湖南黑茶。由漢口上岸後,經已較通暢的陸路由河南進入陜西。另一條路則是已延續了數百年的長江入漢江,漢中上岸,翻越秦嶺進入關中的道路,因清朝“漢中府西鄉、興安、漢陰、紫陽、石泉等產茶州縣向不設引,只許本地行銷,照例征稅。”可以肯定漢中所引之茶亦多湖南、四川黑茶無疑。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乾隆時期,民間商人自行貿易的狀況已越來越普遍,朝廷對茶馬互市的壟斷逐步削弱,官茶的庫存量越來越大,不得已的情況下“罷中馬之制,令商納稅銀”的階段。茶葉的貿易也就更為自由和有利可圖,給湖南黑茶的行銷又一次帶來了契機。

 

   “罷中馬之制”後,西北地區逐步形成了西安及周邊涇陽、鹹陽、黑茶加工和集散地,甘肅蘭州東櫃、西櫃壟斷經營銷售市場的局面。伏磚茶,故又稱官片、官茶、涇磚、茯茶,是陜西商人在涇陽創制於明初、主要原料為湖南黑茶的緊壓茶,一九五八年中央強令遷往湖南益陽加工,至今仍是西北地區新疆、青海、甘肅的最大宗茶葉消費品種。茯茶加工是陜西茶商壟斷湖南黑茶再加工和占領市場的主要手段。東西二櫃是明清時期蘭州銷售市場得到政府認可的經營派別的稱謂,東櫃是山西、陜西茶商的聯合組織,西櫃則由甘肅回民茶商為主組成。這一時期,大量陜西、山西、甘肅茶商在湖南安化設立了黑毛茶采賣機構,安化小淹鎮最繁華時有數百家茶商駐紮,收購加工黑毛茶的景像相似與雲南易武。至道光元年(1820年),安化黑毛茶邊銷、內銷量已達3600----4000噸,其中一半以上由陜西發給引票,運至陜西涇陽加工為茯磚茶,再運蘭州轉銷西北各少數民族聚居區甚至西亞、俄羅斯牧區。另一部分,則由山西、陜西、甘肅商人在安化各埠,就地加工為天尖、貢尖、鄉尖、生尖、捆尖、花卷、運往山西、內蒙、陜西、甘肅等地銷售。

 

   鹹豐同治年間,陜甘爆發了回民抗清起義,西北地區的茶葉貿易也受到了很大影響,蘭州東西二櫃均出現了困難,特別是資金實力相對較弱的西櫃,僅剩魁泰通一家,獨木難支只好依附於東櫃。

 

   18672月,左宗堂擔任陜甘總督,到任後先後消滅了回軍、西撚軍,後又消滅了俄國阿古柏匪幫,收復了失地,同時恢復了政治經濟秩序。左宗堂與俄國官員索思諾夫契商討了恢復中俄通商事項,著重商討了湖南黑茶運銷俄國的事宜。同時為了解決其湖南家鄉茶葉的出路和增加稅收解決龐大的軍政開支壓力,對西北的茶務進行了調整整頓,一是下令“豁免積欠課銀,停止應征雜捐”,二是恢復東西二櫃經營,同時組建新的南櫃,南櫃茶商主要由左宗堂家鄉的湖南茶商組成,得到了當時西北軍政府的大力支持,迅速發展了起來。這段時期是湖南黑茶在西北市場取得了決定性優勢的時期。左宗棠還與湖南政府協商,規定湖南官府對於領有陜、甘茶票的茶商只征收兩成稅金,其余八成由陜甘都督府補貼,在湖南協餉內扣抵。全方位的優惠扶持政策,使西北地區茶葉貿易的市場迅速得以復蘇,使湖南黑茶占據了西北地區十之八九的市場,同時大量銷往俄國。1907年清政府還與俄國簽定了《俄商借道伊·塔運茶出口章程》,大量湖南黑茶經新疆進入俄國,正因如此,1942年《邊政公論·歷代茶葉邊貿史略》評價“左氏之制施行以來,乃挽回鹹同年間西北茶銷停滯全局,亦即奠定60年來西北邊銷之基礎也。”

 

   民國初年,西北地區茶葉運銷制度基本延用左宗棠舊制,但管理已較松懈,1942年,民國政府頒布了《征收統稅暫行章程》將茶葉稅賦調整為15%,取消了貿易限制,西北茶葉貿易又進一步得到了發展。這一階段,西北茶商數額激增,市場銷量進一步擴大,陜南、湖北、四川、雲南、浙江、安徽等地的茶葉品種相繼進入了西北市場,但湖南黑茶仍占最大份額約70%-80%。五十年代初期僅陜西加工的茯茶年產銷量已達五千噸以上。

 

   湖南黑茶的貿易,是中國黑茶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貿易,共和國成立初期,西北各省茶葉貿易仍十分活躍,1953年以後,西北各省陸續成立了國營中國茶葉公司各省區分公司,茶葉被納入了計劃經濟範疇,湖南黑茶開始按照國家計劃調撥、供應、貯存、銷售,1981年後的整個八十年代,湖南黑茶還部分被加工成普洱茶調供出口。 1984年後,國家放開茶葉市場計劃管理,邊銷茶還一直按照特殊商品執行計劃,當然由於市場經濟的發展,邊銷茶的管理也越來越松散,直至2002年,國家取消了計劃。目前新疆,青海茶葉消費仍以茯磚茶為主,近年來湖南黑茶也有少量銷售廣東、澳大利亞、韓國等其他區域。

 

   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多年來對邊銷茶的生產經營一直實行補貼,並給予減免稅收和國家貯備的政策,保證了少數民族生活需要,實現了民族安定的目標。

 

三、湖北黑茶的運銷及市場

 

   湖北黑茶又稱湖北老青茶。湖北黑茶的生產和銷售晉商功不可沒。

 

   十九世紀末期,因西北湖南茶商有政府支持和產地便利資源,秦商有交通和產品商譽資源,甘商有銷地市場人和資源,大量的晉商在大宗產品湖南黑茶上失去了優勢,而龐大而精明的晉商隊伍和資本,很快便尋找到了新的資源和通路。這時晉商在北方蒙古關外直至俄國恰克圖也已具備了很大的商業勢力,中蒙、中俄貿易日漸繁榮。

 

   光緒初年,山西商人開始指導以羊樓峒為中心的湘鄂交界地區茶農參照安化黑茶加工方法發展老青茶生產,隨後晉商天昌永、天德玉、三玉川、巨盛川等商號在蒲沂創辦了多家青磚茶加工廠。當時青磚根據規格不同有“西口茶”和“東口茶”之分,“西口茶”主要運銷包頭,銷往內蒙西部地區,主要路線一是水運至老河口、丹江口、丹鳳,再經陸路運轉至渭南、延安、榆林、包頭。二是老河口下船後穿越河南、山西至歸化(呼和浩特);“東口茶”則由晉商經河南、河北陸路運往張家口,以張家口為集散地轉銷內蒙東部、蒙古和俄羅斯等地。

 

   除了晉商以外,俄商也是湖北黑茶的運銷商,俄商運銷的主要品種是米磚,老青磚只占三分之一左右。俄商的主要運輸途徑是在武漢裝船,沿長江進入東海,在天津唐沽港上岸,然後經張家口陸運至恰克圖。

 

   共和國成立之後,湖北黑茶則按計劃大部分調往內蒙銷售,其他區域銷售較少。改革開放後,內蒙逐步開放了中蒙、中俄邊境貿易,一部分湖北老青磚、米磚和湖南黑茶等黑茶產品分別通過綏芬河、滿洲裏、二連浩特銷往俄羅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

 

   目前湖北老青磚仍是內蒙地區最大的茶葉消費品種。僅內蒙土產副食公司每年仍銷7000噸左右。

 

三、川滇邊茶的銷售

 

   四川黑茶生產歷史非常悠久。唐朝即與吐蕃商定在赤嶺(今青海湖東岸日月山)、甘松嶺(四川松蕃)建立了茶馬互市市場。宋朝則建立了較健全的茶馬制度。熙寧七年(1074年),宋朝廷在成都設立了榷茶司,在秦州設立了買馬司,分管茶葉收購與易馬交易。元統一中國後,蒙古統治者不須依賴藏區輸入戰馬,放棄了茶馬貿易,采取政府統購,官銷於藏羌地區,由於加價過多,引起少數民族的不滿,釀成騷亂,成都府總督張延瑞乃變更茶法,停止官營,“由商人按引納二緡,自行購運,漢藏之間,聽其民間自由互市”。明朝把茶法和馬政視為軍國要政,由於茶葉需求量激增,生產量大幅提高,使黑茶應運而生,《明史·食貨誌四》記載,洪武年間“四川布政司以為言,乃聽民采摘,與蕃易貨。”又詔天全六蕃司民,免其徭役,專令蒸烏茶易馬。”四川黑茶又分南路邊茶和西路邊茶。南路邊茶專銷康藏,西路邊茶一部分經松蕃、理縣進入甘肅、青海南部藏區,另一部分沿川陜大道或水路運抵漢中,然後翻越秦嶺進入關中,和陜南老茶、湖南黑茶拼配加工成茯磚運銷西北牧區。

 

   從歷史文獻記載和產品、市場形成因素分析,中國黑茶的最早發源地應在四川雅安地區,原因應是少數民族地區茶葉需求量激增,導致離銷區較近的雅安周邊茶葉產量大幅提高,采摘標準降低,一是雅安地區多雨,茶葉幹燥難以及時完成,二是粗老茶經渥堆後滋味有所改善,三是品質風味更為穩定,便於大規模儲藏運銷。由此逐步形成了被市場接受的大宗黑茶商品。

 

   四川既是早期黑茶最早、最大的產區,也是茶馬貿易重要的集散地和市場。《明史·食貨誌四》記載:“洪武初年……設茶馬司淤秦、珧、河、雅渚州,自碉門(四川天全)、黎(四川漢源)、雅抵朵甘(又稱朵思甘,舊指前藏以東以北,包括川、甘、青三省藏族居住區)、烏思藏(後藏)引茶之地區五千余裏。山後歸德渚州,西方諸部落,無不以馬售者”。這段記載詳細描述了四川邊銷茶的運銷途徑。後又有論述,粗老黑茶“唯西蕃用之,而商販未嘗出境。”四川茶鹽都轉運使向朝廷進言,應允許納稅後民間交易,對國家和民眾都很有利,得到了朝廷的許可。後邊還有一段“初制,長河西等番商以馬入雅州易茶,由四川嚴州衛入黎州始達。茶馬司定價,馬一匹,茶千八百斤,於碉門茶課司給之。番商往復迂遠,而給茶太多。嚴州衛以為言,請置茶馬司於嚴州,而改貯碉門茶於其地,且驗馬高下以為茶數。詔茶馬司仍舊,而定上馬一匹,給茶百二十斤,中七十斤,駒五十斤。”這段是說易馬地點的情況和每匹馬給付茶葉數量的變化,到了明朝中期以後,四川的西路邊茶則更多是經由川陜大道入陜西,再經絲綢之路運銷各地。而這一時期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和交通、市場的發展,茶馬政策已名存實亡。

 

   清朝開國,順治之年宣布恢復茶馬互市,但終因其弊端較多,未能有效施行。四川黑茶貿易一方面按官茶路線,沿白龍江河谷而上(仇池道和陰平道),翻越秦嶺西段和岷山,到達秦州(天水),運往西寧、洮州、莊浪、河州、甘州等茶馬司,一方面通過藏彜孔道的民間貿易方式運銷藏、羌、彜、回等少數民族地區。

 

   雲南茶古代因山高路遠,遠離中央政府,和湖南四川邊茶貿易形式不同,雲南茶應在唐代已銷往西藏地區,南宋李石《續博物誌》有載:“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時。”宋朝時,大理地方政權曾在步日部(普洱府)設“茶馬市場”以茶葉換取吐蕃的馬匹。雲南茶葉基本不曾納入中原王朝的茶馬交易之列,以民間貿易為主。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應達賴喇嘛要求,在雲南永勝開設了茶馬互易市場。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四川、雲南與藏區商貿集市口岸不斷增多,滇川黑茶的銷售不斷增大。雲南大理是古代蜀身毒道、茶馬古道的集散中心和轉運站,在清朝末年這裏成為了滇茶運銷的主要集散地,清光緒十四(1908)年永昌祥商號於下關開設了較為現代的茶葉拼配、精制、壓制加工廠。思茅,猛海當時是雲南邊銷黑茶的主要產地,據記載,自民國十八年至二十七年間,僅佛海縣銷藏緊茶每年在一萬擔以上。

 

   光緒十九(1893)年,英印在亞東開埠通商,印度茶葉大量傾銷西藏,意欲取代川滇邊銷黑茶在西藏的市場,影響了西藏的經濟和稅收,引起了西藏政府和僧人的反對,這一階段,滇茶在西藏的市場與印茶的競爭顯示了雲南茶質量好、價格低、民間貿易方式靈活、成本低的優勢,一定程度阻止了英國利用印茶對西藏進行的經濟掠奪。而四川邊銷茶,由於在政治上康、藏數度發生糾紛,傳統的康藏貿易路線受到了抑制,銷量有所下降,這一時期,西藏地區的四川邊銷黑茶貨源緊俏,廣大藏民因口味和感情不願飲用印茶,而雲南邊銷茶則通過興旺起來的滇藏茶馬古道、滇緬茶馬古道大量運銷至西藏。四川黑茶中的金尖、康磚、方包茶大量銷往藏族聚住區,特別是西藏的東北部藏族和川、青、甘藏區,而雲南黑茶以緊茶為主,主要銷往西藏的西南部(後藏)和雲南西北部的藏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四川、雲南邊銷黑茶納入國家計劃的民族商品序列,主要調供西藏、青海、甘肅,四川和雲南藏區。初期,仍主要通過馬幫運輸,間或由滇緬公路繞道印度入藏。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通車,1974年滇藏公路通車,川滇邊銷茶既隨同其他物資沿這三條公路進入藏區。至今藏東、川、青、甘藏區仍以四川黑茶金尖為最大茶葉消費品種,藏南和滇西部分藏區及僧侶則大量飲用雲南緊茶(磚茶)。

 

   改革開放後,雲南緊茶開始尋找其他市場,下關、猛海、雲南省公司、讕滄茶廠、鳳慶茶廠先後加工已改為方塊形的雲南緊(磚)茶發往西北地區,最後以下關茶廠的產品為主在以陜西為中心的西北市場建立了一條新的銷售渠道,目前僅陜西蒼山茶業有限責任公司下關磚茶的銷量即達每年600噸左右。

 

四、滇桂黑茶的銷售途徑

 

   滇黑茶中的早期產品主要是邊銷緊茶,其銷售途徑已做介紹。這裏主要介紹經較重後發酵加工而成的普洱“熟”茶的銷售。

 

   廣西黑茶的主要品種是六堡茶,六堡茶的生產歷史距今已有二百余年,早期也有部分銷往西北地區,據查證陜西涇陽築制茯茶便有拼配六堡茶的習慣。六堡茶近代部分銷售廣西、廣東地區,主要僑銷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地區的華人聚居區。

 

   六堡茶特別是陳年六堡,據說有治痢去濕,解毒除瘴之功效,六堡茶對滋味陳醇的要求在黑茶消費中最為突出。

 

   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藝是五十年代香港茶商參照六堡茶加工方法創造出來的。七十年代後,雲南各生產廠家開始按照香港茶商對產品的要求,按其工藝加工生產,雲南普洱“熟茶”誕生後受到了東南亞市場的歡迎,出口量逐年增加。七十年代末期,法國的佛瑞德·甘普爾先生開始將雲南“熟”普洱茶引入法國,經過二十余年已在法國形成穩定的市場,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愛。

 

   近十年來隨著東南亞經濟的繁榮和中外文化交流、貿易往來的加強,普洱茶和六堡茶以特有的口味和保健功能被越來越多的人士接受,加之普洱茶、六堡茶成本低廉,銷售時又有“陳期”升值賣點,經營利潤較高,商家銷售熱情高漲,特別是臺灣普洱茶市場的迅速成長,和臺商、港商的經營引導,促使滇桂黑茶進入了難以抑制的熱銷狀況,“普洱茶熱”現像正在內地由南向北快速蔓延,目前廣州芳村茶葉市場普洱茶經營商戶已逾千家,全國各地普洱茶店如雨後春筍,勢不可擋。“普洱茶熱”正在給滇桂黑茶帶來難以估量的市場前景。

 

二、邊茶銷售地少數民族飲茶方式

 

(一)藏族

 

   藏族人民飲茶習慣至少已有一千余年,唐朝李肇《唐國史補》中記有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唐常魯公出使吐蕃時,贊普就拿出各種包括壽州、舒州、顧渚、蘄門、昌明、浥湖等地的茶葉的典故,藏區的飲茶方式較為復雜和具有特色。主要有如下幾種:

 

   1)清茶: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一類。在鍋內加入適量的冷水後,即放入茶葉,待開鍋時,用銅瓢在鍋中舀起茶水,高高揚入鍋中,反復幾次後,摻入少許冷水,繼續熬煮,再沸,再揚,再加冷水,一般三次左右,待茶色轉濃,茶香溢出即可。然後用藤制的圓錐形漏鬥將茶葉濾盡,再加鹽即成。

 

   清茶的另一種熬制方法是,熬制茶鹵。是在鍋中或壺中放入過量三至四倍的茶葉,加長時間熬制,有的為了追求茶色,加入土制的灰堿或白堿,將茶汁濃縮為鹵汁,存放起來,需要時,只需在開水中放入適量鹵汁即可。這種方法節省燃料又省事,比較方便。清茶色鮮、可口、清醇,是農牧區家庭常飲的方便茶。

 

   2)酥油茶:是享有盛名、風格突出、營養豐富的茶飲,其原料有清茶、酥油和鹽。制作時,先將酥油和鹽放入專門制作酥油茶的“漿桶”內,摻入小半“漿桶”熱清茶,用木制帶柄的活塞(藏語稱“甲洛”)上下反復用力提按,會發出陣陣鏗鏘有力的“咕嘟、咕嘟”聲,一般大約提按五六十下,酥油、鹽、茶攪合均勻,成為粉乳色液體。之後再加清茶,直到“漿桶”裝滿,在放慢速度,提按“甲洛”若幹次,酥油茶便制作完成。有的地區打酥油茶時還加有核桃仁、奶粉、芝麻醬等,使酥油茶既濃、又香、更為誘人。

 

   3)奶茶:夏秋季節,在半農半牧區和純牧區,奶茶最為流行。奶茶制作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事先將茶葉搗成細沫,加入鍋中與水熬煮,待茶色、茶味熬出後,放入適量鮮奶和鹽,搖動茶罐攪勻後即成,喝茶時連茶帶沫一道飲。另一種是用熬好的清茶,用茶罐或茶壺盛裝,再放入適量鮮奶和鹽,搖動茶罐或茶壺,待奶、茶、鹽均勻後即可飲用。

 

   4)面茶:這種茶在農區比較普遍。先在鍋中加入少許面粉,進行幹炒,炒熟後,邊摻清茶邊用鍋鏟攪拌,並放上鹽,待攪拌均勻、濃度適宜後即可飲用。

 

   5)油茶:主要在農區流行,將牛油(或肥牛肉)、豬肉(肥豬肉)用刀切成小丁,然後放入鍋中煎炒,待油熟後,放入少許面粉或糌粑,再摻入清茶並加鹽,邊摻茶邊用鍋鏟攪拌,待攪拌均勻後即成。

 

   6)甜茶:甜茶在西藏拉薩一帶比較流行。用茶葉熬制後過濾加奶和糖飲用,由印度傳入西藏歷史不長,最早在上層貴族中飲用。目前在民眾中也較流行。

 

   藏族無論喝哪種茶,都喜歡熱飲,特別是帶油的酥油茶和面茶,。所以在藏族家庭中,火盆或竈塘內總常備灰火,並將茶罐或茶壺置於灰火上,以保持茶溫,隨時飲用方便。

 

(二)新疆少數民族

 

新疆奶茶:

 

   奶茶是新疆少數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哈薩克、蒙古、維吾爾、烏孜別克、塔塔爾、柯爾克孜等民族都非常喜歡喝奶茶。“無茶則病。”“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是茶對新疆人的最恰當寫照。

 

   新疆各少數民族酷愛喝奶茶是因為在牧區和高寒地區肉食較多,蔬菜很少,需要奶茶來幫助消化;再者,冬季寒冷,夏季幹熱,冬季大量飲奶茶可以迅速驅寒,夏季可以驅署解渴;其三,牧區人口稀少,各個居民點之間距離較遠,外出放牧或辦事,口渴時不容易找到飲料和食物,離家前喝足奶茶,途中再吃些幹糧,可以較長時間耐渴耐饑。另外,奶茶裏既有茶又有奶,有時還放有酥油、羊油、馬油,這種奶茶更是一種十分可口而富有營養的飲料。從事牧業生產的少數民族群眾由於早出晚歸,往往一天中在家裏做一頓晚飯,白天在外,只隨身帶簡便炊具,加熱奶茶代飯。他們一天要喝好幾次奶茶。而且每次喝奶茶,都講究喝足、喝透,喝到出汗為止。在喝奶茶時,附帶吃一些炒米、奶油、奶皮子、奶疙瘩、饢和肉等食品。一般在家招待客人時,也是先燒奶茶,附帶吃一些奶制品和面制品,然後再煮肉做飯,讓客人喝足吃飽。

 

   維吾爾、哈薩克人家來了客人,用奶茶待客是第一道程序,每碗奶茶都不盛滿,並調好茶、開水、鹽水、牛奶和奶皮子的比例,這樣喝起來,奶茶始終是滾燙的,而且味道鮮美。

 

   奶茶的原料是茶和牛奶或羊奶。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區的群眾,所選用的茶葉和制作的方法各有差異。奶茶的一般做法是:先將磚茶搗碎,放入銅壺或水鍋中煮,茶燒開後,加入鮮奶,沸騰時不斷用木勺揚起茶湯,直到茶乳充分交融,除去茶葉,加鹽即成。哈薩克、塔塔爾等民族燒制奶茶還有講究,他們將茶水和開水分別燒好,各放在茶壺裏,喝奶茶時,先將鮮奶和奶皮子放在碗裏,再倒上濃茶,最後用開水衝淡。每碗奶茶都要經過這三個步驟,而每次都不把奶茶盛滿,只盛多半碗,這樣喝起來味濃香而又涼得快。有人一次可以連喝一二十碗,可見這種奶茶是多麼香美了。到了冬季,有的哈薩克族牧民在奶茶裏還放一些白胡椒面。這種奶茶略帶一些辣味,可以增加體內的熱量,提高抗寒力。喝奶茶時,哈薩克、蒙古族人人都用小瓷碗,而維吾爾、錫伯等民族則喜歡用較大的瓷碗,不僅盛得多,而且奶皮子和鮮奶也放得多。

 

   在少數民族家中喝奶茶有許多講究,客人中年紀量大的座首席,遞茶時也先遞給他。喝完第一碗奶茶,如果還想喝,則把碗放在自己前面或餐布前,主人會立即接過碗給你盛第二碗;如果不想喝了,則用雙手把碗捂一下,這表示已喝夠了。如果主人繼續勸你再喝一碗時,用雙手把碗再捂一下,就不會再給你添奶茶了。

 

(三)蒙古奶茶: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及其毗鄰的一些省、區,蒙古族牧民以食牛、羊肉及奶制品為主,糧、菜為輔。磚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飲品,喝由磚茶煮成的鹹奶茶,是蒙古族人們的傳統飲茶習俗。在牧區,他們習慣於“一日三餐茶,一頓飯”。喝鹹奶茶,除了解渴外,也是補充人體營養的一種主要方法,每日清晨,主婦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鍋鹹奶茶,供全家整天享用。蒙古族喜歡喝熱茶,早上,他們一邊喝茶,一邊吃炒米,將剩余的茶放在微火上暖著,以便隨時取飲。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三次喝鹹奶茶,一般是不可缺少的。

 

   蒙古族喝的鹹奶茶,用的多為青磚茶或黑磚茶,煮茶的器具是鐵鍋。煮鹹奶茶時,先把磚茶打碎,將洗凈的鐵鍋置於火上,盛水2~3千克,燒水至剛沸騰時,加入打碎的磚茶50~80克。當水再次沸騰5分鐘後,摻入牛奶,用奶量為水的五分之一左右,稍加攪動,再加入適量鹽巴。等到整鍋鹹奶茶沸騰片刻鹹奶茶就煮好了,即可盛在碗中待飲。

 

(四)回族飲茶習俗:

 

   公元七世紀,部分回族先民從海外來到中國經商、居住。

 

   唐代的回族先民一方面受到中國漢族茶文化的影響,一方面又繼承了阿拉伯、波斯等地穆斯林喜吃甜食的習慣,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茶習慣——糖茶。

 

   在回族民間有不少反映回民飲茶的諺語和民謠,如“寧可三天不吃糧,沒茶喝精神兒短哩”;“雲南的茶葉六盤山的水,誰不誇咱們回回茶色香美”;“冰糖棗兒的蓋碗茶,嫩手兒端來放下,兩只眼睛誘人了,沒嘗來是粗茶麼細茶”;“核桃仁柿餅大紅棗,誰不贊咱回回茶味道好”;“金茶銀茶甘露茶,比不上咱回回的蓋碗茶”。

 

   在回族聚居的村莊,家家戶戶都備有茶葉和茶盅子、茶杯、茶壺、茶桌等一整套茶具。一些開茶館、飯館,做小生意的回民,或在市區,或在路旁,或在樹蔭下,上一壺茶是必不可少的特色。他們的茶館、飯館、店鋪門前掛一個牌子,上面畫把茶壺已成了“清真”的標誌。

 

   回民講究茶具。過去煮茶和沏茶的壺一般都是用銀和銅制作的,形式多樣,別具一格,有長嘴銅壺、銀鴨壺、銅火壺等。現在一般用錫鐵壺、紫砂壺等。回族的茶盅、茶杯品種繁多,千姿百態,特別是有花鳥山水圖案的蓋碗頗受歡迎和喜愛。

 

回族飲茶慣制及形式:

 

   回族由於大分散、小集中在全國各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飲茶慣制,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罐罐茶流行於北方部分回民聚居區。茶罐系粗沙黑釉燒制或鐵皮制成。高三四寸,直徑約一寸半,且底粗口細。飲茶時,先在茶罐裏放入磚茶或陜青茶,然後倒上涼水放到火爐上熬,待滾過三沸後,將茶潷到小杯中,喝完再加水熬。這種茶色濃稠,味較澀苦。使人興奮。不習慣者飲用常有“醉茶”之說。

 

   烤茶流傳在雲南等回民聚居區。回民飲烤茶,先將茶葉放到茶罐裏,然後置在火爐上將茶葉烤黃,再沏上滾開沸水,然後飲用。

 

   奶茶流傳在我國青海等回民聚居區。回民飲奶茶除了在茶罐內加伏茶,還要加鹽,待茶熬好後再加奶燒開,並放入花椒等佐料,待客時還要放兩粒燒熟或煮熟的大紅棗。

 

   麥茶流行於西北部分地區。過去許多回民因買不起茶葉,不少家庭都喜歡飲麥茶,將麥子炒成半焦,搗碎倒入茶罐中,佐以食鹽盛水熬煮。麥茶熬成後看似琥珀,其味如咖啡。現在飲此茶者已不多見。

 

   蓋碗茶是全國各地回民較多普遍的飲茶方式:

 

   蓋碗,又稱“三炮臺”,民間叫盅子,上有蓋子,下有托盤,盛水的茶碗口大底小,精致美觀。每到炎熱的夏天,許多回族群眾覺得喝蓋碗茶比吃西瓜還要解渴。到了嚴寒的冬天,回族群眾早晨起來,圍坐在火爐旁,或烤上幾片饃饃,或吃點饊子,“刮”上幾盅蓋碗茶,是一種常見的早餐方式。

 

   蓋碗茶配料不一,名目繁多,根據不同的季節選用不同的茶葉。常見的“八寶茶”,除了放茶外,還放冰糖、紅棗、核桃仁、桂元幹(肉)、芝麻、葡萄幹、枸杞、菊花、蓮芯等。一般回族家庭飲“八寶茶”配料不齊時,多飲“三香茶”(茶葉、冰糖、桂元幹(肉));有的飲“白四品”(茶葉、白糖、柿餅、紅棗);還有的喜歡“紅四品”(磚茶、紅糖、紅棗、幹果)和五味茶(綠茶、山楂、芝麻、姜片)等。

 

   少數民族特有的飲茶方式,反映了民族茶文化的豐富內涵。茶葉,對於西、北少數民族,一方面是提供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消食解膩的必須飲品,另一方面也是少數民族禮節,禮儀的重要表現方式和載體,當然飲茶也是少數民族佐餐、解渴的主要途徑。除了特有的飲茶習俗外,煮飲清茶仍是大多數地區少數民族群眾生活中最基本的飲茶方式。

 

上述資料來源:http://yixin360.blog.hexun.com.tw/30872108_d.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