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茶香‧茶趣‧茶談 (114)
- Jan 21 Tue 2014 11:02
布里亞特人的飲茶風俗
- Jan 12 Sun 2014 20:24
外貿經典“老三款”六堡茶
- Dec 28 Sat 2013 16:31
莫斯科美食禮品展上的老茶罐
- Dec 26 Thu 2013 12:08
“重走張庫大道”進入俄羅斯民間團體載歌載舞
- Dec 26 Thu 2013 12:00
趙李茶橋廠聚興順商號--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大型商業文明活動“羊樓洞”行
- Dec 26 Thu 2013 10:39
“海堤”源遠百年長煮出“黃罐”滿堂香
- Dec 24 Tue 2013 14:19
武漢史上首套郵票名為《擔茶人》
- Dec 24 Tue 2013 12:34
姚金城:藏了十年的正溪茶
- Dec 24 Tue 2013 12:29
一盒正溪茶一份兒時塵封的情愫
“當年馱一箱‘正溪茶’到庵埠賣,才賺4塊錢。”48歲的蔡冬龍說起海堤茶葉如數家珍。
這個澄海人17歲開始跟著父親做茶葉生意,那時候城區的茶葉鋪沒有現在這麼多,交通也沒現在這麼方便。每次從澄海往汕頭進貨,他都是騎著單車運送。幾箱子茶葉綁於單車尾架,一個大半天就能跑來回。與“海堤”結緣,其實從他的父親就開始了。冬龍的父親是喝茶人,對於1957年就進駐汕頭友誼外輪供應公司的海堤茶葉比較熟悉,“那時候能喝上海堤茶可不是易事,往往要有海外關系,由親戚輾轉從香港、東南亞寄來,或者用外彙券到外輪公司買。”冬龍說,父親認准潮汕市場普遍存在的“飢餓感”,用人民幣到黑市買外彙券,再到外輪供應公司買海堤茶批發給各家茶葉鋪。
- Dec 24 Tue 2013 12:22
香飄半世紀韻傳大潮汕
- Dec 22 Sun 2013 14:12
陳年岩茶
隨著普洱茶市場的火爆,普洱茶越陳越香,以陳為貴的茶性可謂是家喻戶曉。
然而岩茶以陳為貴的茶性卻鮮為世人所知。以至於提出陳年岩茶一詞時反而被人誤認為是跟普洱的風。孰不知武夷茶早在明代時就有喝陳年茶的習俗,並風靡一時,有詩為證:“雨前雖好但嫌新,火氣難除莫近唇,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這首詩是明崇禎進士周亮工在<<閩茶曲>>中的一首描寫陳年岩茶的詩。詩人用“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給我們生動地描述出當時武夷茶以陳為貴的盛況。
- Dec 22 Sun 2013 13:54
俄羅斯:茶炊煮出甜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