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某化工廠退休的技術人員姚金城是資深的老茶客。65歲的他,茶齡幾乎與他的歲數相同。

   前天,在“海堤味道”鐵觀音品鑒會上,姚伯跟我們提起喝茶往事:22歲進化工廠,覺得最快活的事就是能享受到其他普通工廠職工沒有的待遇--每個月每人都可領到勞保用品,其中,就有一兩裝的鐵觀音。那時候,小伙子們工余聚在一起,喜歡調侃,說得最多的口頭禪就是“烏龍色種一枝春,中華牡丹大前門”。何解?原來竟是對於高檔次香煙茶葉的一種向往。如果誰哪天真的擁有一包“大前門”香煙,他肯定會把它放在白色的確良上衣口袋裡顯擺顯擺。

   稍有些歲數的汕頭人都知道三號混合茶“6分團”。30多年前,我們這個城市還沒有改革開放,糖專店裡賣的茶葉都是用灰黃方形紙獨立包裝的,放在玻璃罐子裡的5分“紅孩兒”,6分三號混合和8分大紅袍。姚伯說,那時在家中,他父親每天泡的茶葉最多的就是“6分團”和“紅孩兒”。待有貴客到,才會往木櫃子裡掏出方形紙盒的“正溪茶”來招待客人。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姚伯把“正溪茶”與“一枝春”都當成世界上最好的上品茶。那時候會在有錢的時候到老海關前的華僑商店買一盒回家,也因此認識了“海堤”,並曉得買正溪茶和一枝春,認准“海堤”牌就不會出錯。而關於正溪茶,他還藏著這麼一個有趣故事:姚金城連襟的父親也是老汕頭人,平生喜喝正溪茶,去世後,姚的連襟不知道老父親還藏有正溪茶,大約10年後的某一天,家中保姆打掃衛生,在經久不用的大櫃子裡發現了當年他父親藏著的正溪茶,連襟拿出來品飲,熟料湯色黃亮,茶味醇厚。咂舌稱奇,由此愛上了正溪茶。

   我不知道我活到姚伯連襟這把年歲的時候會不會迷上正溪茶,但是在汕頭土生土長的我,每逢見到它和一枝春,都會有種溫暖的感覺油然而生。或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喝茶與懷舊是連結在一起的。

   畢竟,我們這一輩的童年,也是浸淫在色種和正溪茶略帶苦澀的濃濃茶香中……

 

 

資料來源:http://www.pinpaitea.com/news/yjmr/6619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