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茶葉之路線路:

1377656186875.jpg   

趙李橋鎮羊樓洞(源頭)--新店鎮、黃蓋湖鎮入長江--漢口逆江而上--襄陽

一路進張家口--歸化--庫倫--恰克圖--遠東、莫斯科

另一條經包頭--蘭州--敦煌--阿拉木圖--歐洲

 1377656537586.jpg  

茶葉古道上的界碑

 1377656629770.jpg  

19世紀茶葉之路上的貿易駝隊

 1377656650976.jpg  

土車載運包茶----包茶莊制茶成包使用土車載運趙李橋以備轉裝火車運往漢口。上圖為搬茶出莊裝載土車時之情形

       1377656788329.jpg

用汽車將磚茶運往趙李橋火車站

 1377656803429.jpg  

漢水樊城磚茶碼頭

 1377656671612.jpg  

1910年羊樓洞磚茶廠前身“聚興順監制”的百年米磚茶

 

 1377656697897.jpg 1377656709833.jpg  

據《盛宣懷未刊信稿》記載,晚期洋務巨子盛宣懷曾計劃在羊樓洞“開局”,興辦茶企。

1377656738462.jpg   

趙李橋茶廠前身羊樓洞磚茶廠生產的磚茶

 1377656754589.jpg  

羊樓洞茶商劉峻周1893年赴格魯吉亞植茶全家福照片

 1377656773133.jpg  

列寧接見羊樓洞茶商劉峻周,表彰其在格魯齊亞種茶功績

 

歷史上,茶葉之路以羊樓洞為起點,順長江至漢口,逆漢水至襄陽,再改水運為畜馱車拉至黃河,一路走東口(今河北張家口),一路走西口(今內蒙古包頭)。東路磚茶往北入歸化(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再往北到庫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最後到達俄羅斯恰克圖,由此轉口銷往俄羅斯及歐洲。西路經蘭州、敦煌,阿拉木圖到達歐洲。

 

這條萬裡茶道,據記載鼎盛期每年輸出磚茶幾十萬擔。羊樓洞的“川”字牌青磚茶名揚海內外,而“羊樓洞”三字在蒙古和俄羅斯人眼中,即茶葉聖地。

 

清康乾年間,羊樓洞茶成為朝廷饋贈外國使節的重要禮物。《中國茶文化與茶藝課程》介紹:俄羅斯於1983年從我國羊樓洞購買茶籽茶苗在格魯吉亞種植,清政府曾派漢家劉氏茶坊劉峻周赴俄羅斯和格魯吉亞指導種茶。

 

晚清太平天國時期,晉商入閩收購茶葉之路被切斷,羊樓洞地位進一步提升,成為近代中國一個集種茶、加工、貿易於一體的工商重鎮。清同治、光緒年間,羊樓洞集鎮上常住人口達4萬,茶莊200多家,有5條主要街道,各種店鋪幾百家,時稱“小漢口”,羊樓洞與漢口一道成為當時湖北版圖(大清皇輿圖)上最為知名的兩個地方。近年來有研究者從《盛宣懷未刊信稿》中發現,晚清洋務巨子盛宣懷也曾經在羊樓洞“開局”,興辦茶企。

 

資料來源:http://app.site.cnhubei.com/print.php?contentid=8226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