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馱一箱‘正溪茶’到庵埠賣,才賺4塊錢。”48歲的蔡冬龍說起海堤茶葉如數家珍。

   這個澄海人17歲開始跟著父親做茶葉生意,那時候城區的茶葉鋪沒有現在這麼多,交通也沒現在這麼方便。每次從澄海往汕頭進貨,他都是騎著單車運送。幾箱子茶葉綁於單車尾架,一個大半天就能跑來回。與“海堤”結緣,其實從他的父親就開始了。冬龍的父親是喝茶人,對於1957年就進駐汕頭友誼外輪供應公司的海堤茶葉比較熟悉,“那時候能喝上海堤茶可不是易事,往往要有海外關系,由親戚輾轉從香港、東南亞寄來,或者用外彙券到外輪公司買。”冬龍說,父親認准潮汕市場普遍存在的“飢餓感”,用人民幣到黑市買外彙券,再到外輪供應公司買海堤茶批發給各家茶葉鋪。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盒正溪茶0.7元外彙券,一盒敦煌鐵觀音也才0.9元外彙券,汕頭市郊毗鄰潮州的庵埠人最喜歡正溪茶,蔡冬龍每次受父親吩咐,到南海路外輪供應公司買一箱正溪茶,用單車馱著載往庵埠賣,也就賺個45塊錢。如今在澄海擁有自己茗茶莊的蔡冬龍稱,銷往市場的大部分茶葉都是自家焙制,但也還兼做一些海堤茶,因為有些澄海人認准了這個商標,覺得它的價位和質量都比較穩定。

   那一天見冬龍,是在一個有著5位老茶客的場合裡,座上有人竟是喝了正溪茶大半輩子的,從0.7元外彙券到5.4元及至眼下的7.5元一盒。他們還知道,正溪茶除了海堤牌,以前福建有一家茶廠也學著做過,可是沒有海堤那種獨特的均衡而醇厚之味,據說那家茶廠的正溪茶配方與廈茶是一樣的。那麼為什麼同一配方沒能制出同等口感的茶葉呢?廈茶汕頭公司的蔡總告訴我,因為廈茶是一家走過半個多世紀的國企,歷年均庫存許多老茶葉作為原茶配料,像今年的正溪茶,都是同時用料拼配制作而成,當然裡面也有往年產的正溪茶所用的老茶葉,所以保證了它的口感恆久不變。

   我的一位好友蔡先生,用他的話說,是“喝著海堤茶長大的”,現在成了大老板,不乏價值不菲的高檔茶葉,卻總還愛品飲正溪茶,因為,它醇厚且略帶苦澀的味道早已與他的生活融為一體,每每品嘗,都有熟悉的業已塵封的兒時情愫翩然而來。

 

資料來源:http://www.puerzg.cn/puerwh/html/105586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