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亞特蒙古人,作為俄羅斯少數民族,雖文化和生活深受俄羅斯人影響,但其民族語言、風俗習慣等與現在的蒙古族相近,喜歡喝奶茶,但跟其它地區有所不同。

 

布里亞特人的飲茶風俗

 20111128031433133  

圖為:布里亞特蒙古人的迎客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祥地,中國人飲茶的歷史由來已久。俄國人飲茶的歷史雖不算太長,但茶在俄羅斯民族文化中卻占有重要位置。俄國人不但喜歡飲茶,而且逐步創造並擁有了自己獨特的茶文化。

   受俄羅斯聯邦布里亞特共和國國立博物館的邀請,中國茶葉博物館作為國內唯一受邀的博物館,與蒙古國家博物館、蒙古藝術博物館、俄羅斯伊爾庫茨克歷史博物館、伊爾庫茨克地方志博物館、烏拉爾山脈民族志博物館等八家博物館參加了展覽展示。

   96日至9日,中國茶葉博物館副館長朱珠珍一行赴布里亞特共和國首府烏蘭烏德市,參加了《偉大的茶葉之路——好客的布里亞特共和國》系列活動,與會在旅游發展中博物館的作用論壇並作交流發言。

   雖然在布里亞特共和國時間不長,但布里亞特作為從中國到俄羅斯茶葉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親身感受到了當地人獨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和飲茶風俗,以及茶葉之路的影響和興盛。

   布里亞特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成員國,是俄羅斯聯邦21個加盟共和國之一,南鄰蒙古國。目前,在近百萬人口中,俄羅斯人占70%,當地土著民族布里亞特人占近30%

   布里亞特人,又稱布里亞特蒙古人,是蒙古人的一支,布里亞特人總人口約40萬,現主要分布在俄羅斯、蒙古國和中國,其中絕大多數在布里亞特共和國,是1314世紀進入貝加爾湖地區的蒙古部落與當地居民混合而成的,其民族形成過程在17世紀基本完成,並入俄國,今年恰逢350周年。19世紀後期,布里亞特人主要從事游牧業,20世紀20年代以來,多由游牧轉為定居。

 

   茶葉之路

   清代,有一條國際商路縱貫南北,從中國南方作為起點,過蒙古,歷程萬裡,經俄羅斯布里亞特共和國南部城市恰克圖(俄語本義就是有茶的地方)、上烏丁斯克(今烏蘭烏德市)等,到達莫斯科、聖彼得堡,把中國的茶源源不斷輸入俄羅斯。彼以皮來,我以茶往,這便是近年來日漸聲名鵲起的茶葉之路

   早在十六七世紀,中國的茶葉就已經深受俄國上流社會的歡迎,擁有一個穩定而龐大的消費群體,據說有人甚至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十八世紀初,中國人優雅的飲茶風尚,以及充滿藝術感的飲茶禮節,已經成為許多俄羅斯貴族追慕的時尚。有俄人記載:涅爾琴斯克邊區的所有居民不論貧富、年長或年幼,都嗜飲磚茶。茶是不可缺少的主要飲料,早晨就面包喝茶,當作早餐。不喝茶就不去上工。午飯後必須有茶。每天喝茶可達五次之多,愛好喝茶的人能喝十至十五杯。不論你什麼時候去到哪家去,必定用茶款待。

   康熙十八年(1679年),中俄兩國簽訂了關於俄國從中國長期進口茶葉的協定。由最初的緩慢發展,三次閉關,先後中斷了十五年;到1792年簽訂《恰克圖市約》開始,中俄茶葉貿易進入了一個比較穩定發展階段;到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終於迎來了中俄茶葉貿易的繁榮鼎盛時期。起點在福建崇安(現武夷山市),途經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到庫倫(烏蘭巴托),至恰克圖。鹹豐年間起點改在湖南安化,後又移至湖北蒲圻。這樣,一條堪與絲綢之路媲美的萬裡茶葉之路就此形成。

   蒙古人和布里亞特人都稱河北張家口為卡爾干Kalgan)。繁榮鼎盛時期,每年通過卡爾干運出的茶葉有4萬噸,雇用的駱駝要超過20萬匹之多。20世紀初,俄羅斯歐亞大鐵路的修造,直抵海參崴,無論運輸量還是速度,都大大超過車載馱運,茶葉之路”——這條隨茶葉貿易興起而開通,曾經在東西方貿易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並且引起了亞歐大陸腹地全面、深刻的文化交流與融合,在經歷了200余年的輝煌之後,便湮沒沉寂了。

 

   布里亞特蒙古人的飲茶風俗

   布里亞特蒙古人,作為俄羅斯少數民族,雖文化和生活深受俄羅斯人影響,但其民族語言、風俗習慣等與現在的蒙古族相近,喜歡喝奶茶,但跟其它地區有所不同:用壺將磚茶沏成濃漿,開水裝在另一暖瓶中,牛奶單放容器內。喝茶時,將茶漿、開水、牛奶以每個人的習慣兌成不同成色的奶茶,一般不加鹽。

 

   俄羅斯茶炊

   說到俄羅斯人的飲茶,不得不說茶炊。俄國有無茶炊便不能算飲茶的說法,茶炊是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同時常常也是人們外出旅行郊游攜帶之物。茶炊通常為銅制的,為了保持銅制品的光澤,在用完後主人會給茶炊罩上專門用絲絨布縫制的套或蒙上罩布。

   俄羅斯茶炊出現於18世紀,是隨著茶落戶俄羅斯並逐漸出現而盛行的。在當時,有兩種不同用途的茶炊:茶壺型茶炊和爐灶型茶炊。茶壺型茶炊的主要功能在於煮茶,原理在於茶炊中部豎一根空心直筒,盛熱木炭,茶水則環繞在直筒周圍,從而達到保溫的功效。爐灶型茶炊的內部除了豎直筒外還被隔成幾個小的部分,用途更加廣泛:燒水煮茶可同時進行。直到19世紀中期還出現了只用來燒開水的茶炊——燒水型茶炊。

   茶炊的外形也多樣化,有球形、桶形、花瓶狀、小酒杯形、罐形等。茶炊既烘托出時空的意境,又體現著俄羅斯茶文化所特有的氛圍。在現代俄羅斯人的家庭生活中仍離不開茶炊,只是人們更習慣於使用電茶炊。電茶炊的中心部分已沒有了盛木炭的直筒,也沒有其它隔片,茶炊的主要用途變得單一燒開水。

 

   中國與俄羅斯飲茶的區別

   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飲茶習俗。從飲茶形式上來看,中國人飲茶是香茗一杯,細品慢飲;俄國人喝茶,則伴以大盤小碟的蛋糕、烤餅、餡餅、甜面包、餅干、糖塊、果醬、蜂蜜等等茶點

   從功能上看,中國人飲茶多為解渴、提神,或休閑、待客;俄國人喝茶則常常為三餐外的墊補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當然,喝茶之際談天說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羅斯人把飲茶當成一種交際方式,飲茶之際達到一種最好的溝通效果。

   從飲茶的品種來看,中國人喜喝綠茶,或烏龍茶、普洱茶等,俄羅斯人則酷愛紅茶。有趣的是紅茶在俄語直譯為黑茶。之所以稱之為黑茶,一來紅茶在沒泡入水中時呈黑色,二來俄羅斯人喜喝釅茶(指徹的濃濃的茶),濃濃的釅紅茶也呈黑色。從飲茶的味道看,俄國人更喜歡喝甜茶,在俄羅斯的茶文化中糖和茶密不可分,習慣在茶裡加糖、檸檬片,有時也加牛奶。

   從飲茶的具體方式看,俄羅斯人喝甜茶有三種方式:

   一是把糖放入茶水裡,用勺攪拌後喝;二是將糖咬下一小塊含在嘴裡喝茶;三是看糖喝茶,既不把糖擱到茶水裡,也不含在嘴裡,而是看著或想著糖喝茶。第一種方式最為普遍,第二種方式多為老年人和農民接受,第三種方式其實常常是指在沒有糖的情形下,喝茶人意念當中想著糖,一邊品著茶,結果是似乎也品出了茶裡的甜味,很有些望梅止渴的感覺。

 

   中國茶在俄羅斯的現狀和展望

   幾個世紀過去了,俄羅斯人和布里亞特人對喝茶的興趣一直未減,一如既往地喜歡喝茶。世界文豪、俄國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喝茶可以幫助工作,可以把身心潛力發揮出來。

   目前,俄羅斯是世界主要茶葉消費國和進口國,年進口茶葉17多萬噸,但年進口中國茶葉僅1.66萬噸,不到總進口量的10%,以紅茶和綠茶為主。該地區茶葉消費者總體對我國茶葉缺乏感性認識,我國茶葉的聲譽遠遠低於斯裡蘭卡、印度的產品,出口到俄羅斯的茶葉仍以低質低價、缺乏品牌的產品為主,但隨著俄羅斯經濟的快速增長,消費水平以及對中國茶葉認知度的提高,中國對俄國斯茶葉出口有著廣闊的增長空間。

   此次宣傳、展覽、交流活動,通過介紹中華茶文化相關知識,展示包括六大基本茶類和花茶與緊壓茶在內的三十種茶樣實物,設置茶藝表演及衝泡品茗區,中國茶葉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為布里亞特人們演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西湖茶禮與烏龍茶衝泡,同時還提供了西湖龍井及玫瑰花茶的品飲,引起了布里亞特人們的極大興趣,擴大了中國茶和中國茶葉博物館的影響,加強了與俄羅斯和蒙古的相互溝通和交流,讓更多國家、更多地區的人們知道、了解了中國茶以及中國茶葉博物館,應該說達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上述資料來源:http://www.cyppw.com/2011/1128/21808.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