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方正大老茶-1

7

 

西湖龍井是享譽國際的中國茗茶之一,也是杭州的驕傲,中國最大的茶葉博物館,就坐落在這座歷史名城之旁,而該地區的文化工作者,也積極建立起以「茶」為主題的相關展覽。杭州地區的報社也曾發佈關於「龍井三老」 (老照片、老茶具和老茶館)的征集訊息,在眾多的老文物中,當以市民章勝賢先生所提供的75本杭州大茶號方正大茶庒在1930年到1936年間的賬本最為難得,這些賬冊的扉頁均粘貼有印花稅票,說明賬冊是經當年國家審計,當非假賬。且帳冊是當年茶庒極機密之物,非握有實權的掌櫃等人不得輕易接觸。這數十本的帳本資料所記載的資訊,得以讓後人一窺當時杭州茶業界的昌盛榮景。

 

清末民初之際,杭州有三大茶號,分別是汪裕泰、翁隆盛和方正大,前兩家都是經營百餘年的老茶庒,而方氏的茶號最晚成立,是徽商方冠三於1917年所創建的。徽州歷來是人文薈萃之所,所轄的休寧是中國狀元第一大縣,明清之際徽州商人更是稱雄商界五百餘年。但是徽州當地山多地少,因此人們不得不往外發展討生活,是以當地有「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一二歲,往外一丟」的俗話,但是也正是徽州人勇於向外發展的冒險犯難精神,方得以成就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徽州商人。

 

據茶庒後人敘述,創始元老方冠三僅識了幾個字,年方十五便得背上簡單行囊,背井離鄉出門討生活去,他落腳杭州後,先在乾泰昌茶行當起學徒,由於其為人溫和幹練,深受老闆器重。從業十餘年後單立門戶,在杭城最繁華的地段羊壩頭大街上開了一家茶莊,並取了個寓意深刻的字號「方正大」。杭城茶庒的經營向來競爭激烈,而方正大茶庒於此間立足,以其徽商自古以來所傳承的克勤克儉,在多年經營之後頗得同業推崇,規模日漸擴大,甚至兼併了原先的乾泰昌茶行。1930年,方正大在杭州最繁華地段羊壩頭大街的拐角上,造起了一座中西合璧的五層洋房為其總號。當年茶庒不僅做龍井茶的門市銷售,還辦有郵售、廠商批發等業務,在廣東、香港都設有辦事處。根據目前被保留的75本賬冊中記載,1930-1936年間有關方正大茶號的貨源、銷售和往來銀行帳目記錄,茶庒生意往來客戶遍及各省及港澳、海外各地,帳冊中即有產品銷往香港永通、香港廣茂隆的記載,粗略估計當年與方正大茶號有交易往來的客戶即有上千家之多,每年吞吐的茶葉數以萬斤計。

 1170074567_5602

昔日杭州方正大茶庄老建物

圖片資料來源:http://oldblog.voc.com.cn/uploadnew/2007-01-29/1170074567_5602.jpg

 

方正大茶庒好不容易才在杭州城立足並建立起規模龐大茶業,但是時運不濟,國家遭受兵燹之災,抗日戰爭爆發後,茶葉生意一落千丈,193712月杭州淪陷,方冠三攜家眷帶著細軟財物從水路逃難回皖南老家,途中又遭匪盜,遭此重創令方老一病不起,未久就去世了。他一生勤勉辛苦,白手起家創業,曾經輝煌,終因時局動蕩而未能長久,國家之痛,終究是世人之不幸。

 

方冠三時期所建的五層小洋樓,一直矗立在羊壩頭,成為當地歷史建築的見證物。直到1990年代末,杭城因建設西湖大道,以施工需要而拆除了不少古建築和老街巷。不僅茶號的五層洋樓被拆毀,連方冠三舊居「千里莫言家」、「琴廬」等老屋也一一從人們視野中消逝了。

 

筆者幸有機緣蒐藏一只方正大茶庒的老茶罐,其內還封存有當年的老茶。鐵盒長13.5公分,厚度約7公分,高約14.5公分,盒含茶重量約360公克。茶盒圖案和色彩相當鮮明,正面似為遠眺錢塘江六和塔之彩繪,上方書有金色「杭州方正大茶莊」七字,底下有地址「省城羊壩頭大街」。背面則彩繪西湖景緻,並有英文" FONG TNEN TA" (方正大)"MAIN STREET OF YANG PO DIR HANGCHOW"(杭州主街羊壩頭)。側面一側上有其大鵬鳥商標圖案,下則印有方正大茶號的五層樓房建物。另一側則為茶號商品廣告宣傳文字:

 本發行所開設浙江省城內羊壩頭大街專赴各省名巖採辦極品茗茶以及龍井蓮心雨前旗鎗武彝紅梅六安香片雙窨珠蘭三薰茉莉黃白貢菊西湖藕粉裝璜精緻官禮咸宜凡 環球各界賜顧者須認明本號大鵬商標厥(?)不致誤(外埠函購原班回件)

 下面有英文"High Grade Pure China Tea with Delicious Taste and Flavour"(美味芬芳的高品質純正中國茶)

13  

  2

29

 封存於茶罐內的陳年老茶

   53

茶罐上方正大茶號的洋樓建築圖
 

茶罐裡的存茶,葉片形似龍井,扮入燻花(應為茉莉),因歷時已久,龍井已由當年璀璨綠轉為深褐色的茶乾,開罐後依然聞有其茶香。如以茶罐上的五層樓茶號建物起建年代1930年以迄1937年茶莊歇業,判斷此老茶約當封存於1930年代,至今已是年逾七、八十的歷史文物。

 

方正大茶號雖以龍井聞名,但關其茶號宣傳資料,實則兼辦各省茗茶,以浙江龍井為底,加入能增添香氣的燻花,也許曾經流行於一時。想起民國作家梁實秋,曾撰文〈喝茶〉一文,文中曾敘:

 父執有名玉貴者,旗人,精於飲饌,居恆以一半香片一半龍井混合沏之,有香片之濃馥,兼龍井之苦清。吾家效而行之,無不稱善。茶以人名,乃徑呼此茶為「玉貴」。

乍見此間有香花之龍井,頗有梁氏所述「玉貴茶」之雅趣。然實際情況何如,或許更待瞭解當年茶號經營的老茶人解惑了。

 

備註

 關於章勝賢先生所藏之方正大茶號帳冊相關文章,可參考〈茶庄老帐本里翻出的历史 〉和〈茶庄老帐本里翻出的历史-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四宜茶坊 的頭像
    四宜茶坊

    四宜茶坊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