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磚茶簡介

青磚茶是黑茶之一,青磚茶主要產於湖北的鹹寧地區。已有一百多年的生產歷史。它以老青茶為原料,經壓制而成。青磚茶的壓制分三四面、二面和裡茶三個部分。其中三四面,即面層部分質量最好。色澤為棕色,茶汁味濃可口,香氣獨特,回甘雋永。最外一層稱灑面,原料的質量最好,最裡面的一層稱二面,質量稍差,這兩層之間的一層稱裡茶,質量較差。青磚的外形為長方形,色澤青褐,香氣純正,湯色紅黃,滋味香濃。飲用青磚茶,除生津解渴外,還具有清新提神,幫助消化,殺菌止瀉等功效。主要銷往內蒙古等西北地區。以老青茶作原料,經壓制而成緊壓青茶,其產地主要在湖北省鹹寧地區的薄圻,鹹寧、通山、崇陽、通場面等縣,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2、青磚茶加工工藝

青磚茶加工比較復雜,詳細加工方法我們將在以後介紹,因為它分為“面茶”和“裡茶”,好茶為面茶,次茶為裡茶,這樣加工出來的青磚茶表面平整光滑。一二級老青茶為面茶。簡單來講包括四道工序:1:渥堆發酵。 2:篩切制坯。 3:蒸壓成型。 4:烘干。

3、青磚茶賦

沿著茶的線索,你會找到不少地方繁榮或者衰敗的歷史。穿過時間的迷霧,在那些紛繁復雜的因素之中,你最終發現的是,茶在怎樣悄然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羊樓洞,一個對於許多人來說完全陌生的、被大山擁抱著的、蒲圻縣的一個小鎮,如今冷清得如一眼古井。明清的石板街頭;遠處的青山,淡煙般依稀可見;鄉道,故牆。房屋老舊,行人稀少,窄窄的小街上,只有閑坐的老人和嬉鬧的孩子。由九眼泉井湧流而成的溪水,如今只能給洗衣的婦人帶來一點方便。唯有老街上被磨去了所有棱角的石板路,和石板路上被獨輪車碾出的深槽,還在無言地訴說著它的歷史,訴說著羊樓洞昔日的光榮。

記得羊樓洞的過去的,有這樣一位老人,在他的記憶裡,這裡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大約在1900年,第一塊青磚茶就誕生在這裡,用九眼泉井的水制成的青磚茶很快便聞名遐邇,因此,它被人們稱為洞磚。

從那以後,每年幾十萬擔的茶磚,就由那些當地或來自江西的精壯農民,用吱呀作響的獨輪車,日夜不停地運往三十裡外的新店,再運往漢口,運往包頭和張家口,直至遙遠的俄羅斯。

湖北的大山裡的羊樓洞,用青磚茶緊系著北方廣遠的地域上的人們。

然而這一切結束了,為了不再用獨輪車,為了不再讓那些當地或江西的農民汗流浹背地運進茶葉送出茶磚,人民政府將茶廠遷到了幾裡路外的趙李橋。

時代前進了,而羊樓洞被冷落了。

不變的是老青磚茶。

在趙李橋茶廠的流水線上,被壓上了“川”字的青磚茶,還是分成灑面、二面和裡茶,還是那樣色澤青褐,香氣純正,還是那樣緊密結實,份量足稱,還是那樣深受蒙古族牧民的歡迎。

內地的人是永遠也不會真正理解青磚茶的。事情是這樣的奇怪,在一片風景如此秀麗的土地上出產的東西,卻天然地屬於幾千裡之外的風景酷烈的蒙古草原,以及甘肅、寧夏焦渴的土地;屬於那些在酷寒與干熱中縱馬馳騁舉杯豪飲的人們。你能說出個中的緣由嗎?然而,這就是青磚茶。

 

上述資料來源:http://bbs.artron.net/thread-3302492-1-2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