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因茶樹品種和採摘鮮葉的標準,基本上區分為芽茶和葉茶,以芽茶製做者為白毫銀針,葉茶則有白牡丹和壽眉等茶款。壽眉採摘一芽二至三葉,等級較白牡丹為次,粗老葉較多,故產量亦大,約佔白茶總產量的半數以上。由於白茶製作甚少加工,加以壽眉常見老葉,曾見有茶人笑談說把前庭落葉一掃,任其曬乾就製成壽眉了。雖是笑話一則,卻也部分點出壽眉的特色--自然且多老葉。
白茶原產於福建福鼎,關於壽眉製作之源起,有說早期在福鼎的太姥山先民和僧侶們,由於甚少與外界交流,故仍沿用曬乾或陰乾方式作茶自用,無意間將古白茶工法保存了下來,且默默延續了千百年。此地山民自製的土茶,俗稱「畬泡茶」、「白茶婆」或「粗茶婆」。往昔福鼎古官道每5里就設有奉茶亭,每日有人固定燒水,投入白茶婆,裝滿一缸子茶水以供往來行人解渴。此茶味道清爽,且久置不餿不壞,此粗老白茶似是今日的壽眉。
壽眉茶十分耐泡,滋味醇厚鮮甜,解渴消暑,又因等級不高,價格也相對便宜,且其經得起陳放而不失其茶質,故很受港澳等地的歡迎,是茶樓的當家茶品。2000年之際,澳門曾發行一套4枚的「茶藝」郵票,描繪了當地茶文化生活情況,其中就有一枚「飲茶」,所呈現的茶款即是壽眉,由此可知壽眉在港澳普遍為茶人所接受,是很融入生活的一款日常用茶。
2000年時澳門所發行的茶藝郵票4枚一套
千禧年時澳門的茶藝郵票分別以龍井、紅茶、普洱和壽眉為題,這些茶原本多屬平民百姓用茶,價格實惠,然在今日茶界的身價竟已不可同日而語。龍井本是中國知名綠茶,售價頗是昂貴,但在2006年之際,普洱茶價突然一飛沖天,紅茶後續接棒,爾後白茶也備受矚目。驀然回首,突然驚覺此套茶藝郵票的茶款竟然都已非昔日吳下阿蒙,成了茶中新貴。好似茶界先知般,此套郵票隱隱暗喻了幾款茶品日後的飛黃騰達,倒也成了茶餘飯後的趣談之一。
白茶性清熱降火氣,炎夏之際可當涼茶飲用消暑,是以在燥熱的港粵等地頗受歡迎。惟當令的新鮮白茶寒氣較重,如陳放經年,則由寒涼轉平和,即使胃弱者亦得適飲。壽眉是白茶中最便宜的茶款,港澳茶樓通常大量進貨,因此不經意而堆積了些陳年壽眉。壽眉清甜爽口,與茶樓鹹甜點心搭配均宜。當普洱茶越陳越醇的特性被茶界普遍認可後,一些有著類似特色的茶款也被逐一挖掘,白茶於是跟著黑茶的腳印而步步高升,成為收藏新貴。
在白茶類品中,壽眉不似銀針高貴,也不若牡丹富態,是以最是親民,是筆者早期常飲茶品之一。可惜白茶被市場追捧後,售價較昔日高出數倍,尤其老白茶在收藏界增溫之後,利之所趨隨即出現作手茶,或虛報年份、或以潑水渥堆來做舊,故已許久不再購入壽眉了。早期所收的壽眉,因價平而無需作假,且可當作夏日的口糧茶,如今只得惜飲。所幸白茶日久而更甘醇,投茶量可斟酌減少,或稍稍撫慰受傷的口袋吧!
一般而言,白茶轉化較普洱為快,存放個五、六年,就被視為是老白茶。白茶本屬小眾茶品,且早期白茶多供應外銷,故國內現有的老白茶存量甚稀。筆者所藏此款壽眉,黃色紙盒上印有「中國土產畜產福建茶葉進出口公司」,根據該公司歷史沿革,自1988年公司更名為中國土產畜產福建省茶葉進出口公司,而1999年12月22日起,公司改制成福建茶葉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是以約當福茶公司90年代的產品。盒內茶葉以錫箔袋裝,壽眉老葉多,故多見黃、褐等葉茶。老壽眉不僅耐泡,且還經久煮,湯色仍呈清澈透亮。常於夏日時悶煮一壺老壽眉,外出時攜之,隨時解渴,爾後口中回甘生津,餘韻滋味無窮。
福茶公司近年發行的黃盒款蝴蝶牌貢眉
圖片資料來源:http://www.fteast.com/products_detail/&productId=151.html
現今福茶公司網頁上只見新款蝴蝶牌之「貢眉」,外包裝與昔日向陽花牌壽眉相似,但茶量僅是早期百克裝的一半,價格卻更高昂些。壽眉與貢眉原是同款茶,《中國茶經》如此敘述:「貢眉,有時稱作壽眉,乃以菜茶有性群體茶樹芽葉制成的白茶。」也有人以產地區分,認為建陽一帶把採摘菜茶的一芽二至三葉所製之白茶稱為貢眉,而福鼎一般稱其為壽眉;然不論壽眉或貢眉,均是白茶中的平民款,惟以「貢」字稱之,則不免多添幾許貴氣,身價也似乎更上揚了些。白茶平價不再,身邊所藏的有限老壽眉,只能且飲且珍惜了!
參考資料:火眼金睛甄別真假老白茶
老白茶要怎麼辨別真假?
讓福建省白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高級技師邵克平來教你幾招。
首先,從茶餅顏色上看,老白茶是“五顏六色”的,毫會轉化為銀灰色,未充分轉化的葉子為綠色,轉化的過程中呈褐色、黃色,深度發酵後則呈黑色。若是單一的褐色或黑色,則一般為經噴水後再高溫發酵的“做舊”茶。
其次,從口感和香氣上鑒別,白茶講究“毫香蜜韻”,3-8年的白茶有荷葉香, 8-15年的白茶有棗香,15年以上呈藥香。如果只有陳香卻沒有其他香氣,口感滋味接近普洱茶的平滑,並且不耐泡,則一般為假的老白茶。
最重要的,就是葉底了。通過自然氧化、緩慢發酵的老白茶,葉底靜脈走水清晰,有活性,而後期加工、造舊的白茶脈絡不清晰,用手一捏就爛掉。
上述資料來源:http://digi.dnkb.com.cn/dnkb/page/1/2014-08-15/B11/7153140802789084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