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_20120808030848_sxktg   

位於崇仁路的漢口茶市

 

長江商報消息三大茶市東方芝加哥漢口茶港這一切都是形容萬裡茶路的漢口。當時的漢口是如此的繁華,30裡的漢口江灘坐落著大大小小的碼頭,各處販客雲集,舟車肩挑,水路如織。被譽為萬裡茶路最大集結地的漢口還是最大的茶葉加工之地。如今,在漢口還存留的老房子裡,都能看到當時茶市的影子。

 

雖然現在漢口茶市已經失去了當時的繁華,但是其在全國的茶葉市場占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期城市地理記者采訪湖北省社科院《茶葉之路》課題組專家劉曉航,為你還原萬裡茶路那時最真實的漢口,同時也踏訪了位於漢口崇仁路148號的中南第一茶市——漢口茶市,讓你了解現在的漢口茶市。

 

本版稿件本報記者危凱采寫原麗陽

 

劉曉航,曾任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旅游系主任,現任武漢大學出版社大眾分社特約編輯、湖北省社科院《茶葉之路》課題組專家。

 

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

 

長江地理:中國的茶葉之路是如何形成的?

 

劉曉航:中國出現過三個有名的茶葉之路,一個是茶馬古道,該通道是雲南、四川與西藏之間的古代貿易通道,通過馬幫的運輸,川、滇的茶葉得以與西藏的馬匹、藥材交易,雲南的茶主要是普洱茶,四川的茶主要是綠茶和沱茶;另外一條路是茶馬互市,起源於唐、宋時期,封建王朝用茶葉與西北少數民族以茶馬交易為中心的貿易往來,維護了民族的和睦和國家的統一;再就是我們所說的萬裡茶路,這就是我們特指的中俄茶葉之路。從雍正年代到辛亥革命之間承載了260年的歷史,這條路被俄國稱為偉大的茶葉之路

 

說起萬裡茶路起源,最主要還是因為茶葉在歐洲有很大的市場。明代末年,葡萄牙的傳教士從浙江將茶葉帶到歐洲,葡萄牙的公主嫁到英國時,茶葉作為她的陪嫁,從而在英國宮廷到民間形成了飲茶的風氣。在我國的北方草原和俄國的游牧民族中都是以肉奶為主,需要用茶葉消食化膩,獲得維生素的補充。晉商發現了這個商機,因此在北方的游牧民族當中形成了龐大的磚茶消費,他們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俄國學者在《外貝加爾邊區紀行》中寫道,不論貧富年長和年幼,都嗜飲磚茶……不論你什麼時候走到哪家人家,主人必定用茶款待你。

 

為了方便長途販運和保存,茶商將制好的青磚茶和紅磚茶加工成磚茶。茶磚運到俄國以後,俄國人喝茶時將茶磚敲碎成末,擱進茶炊放在爐子上燒煮,然後加糖加奶,借著這熱氣騰騰的茶來抗拒漫長而嚴寒的俄羅斯冬天。

 

精心培育、加工和運送來的茶葉被運入俄國,當晉商經過幾千裡的水路運輸,在恰克圖交易以後,俄商從伊爾庫茨克西行,穿過西伯利亞,直到莫斯科和彼得堡。這就是歷時260余年,橫跨歐亞大陸、能與漢代絲綢之路媲美的、鮮為人知的茶葉之路

 

萬裡茶路留下了大量物質遺存

 

長江地理:有的資料記載武夷山是萬裡茶路的起點,有的卻稱羊樓洞是起點,哪一種更為准確?

 

劉曉航:起初萬裡茶路的路線的確是以武夷山為起點的,晉商茶幫在武夷山將收購加工的茶葉往北運輸,從信江入鄱陽湖,從湖口進入長江到達漢口。

 

然而,當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鹹豐年間,戰火燒到了福建和江西等地,萬裡茶路的茶源地和江西段受阻,當時為了籌軍餉,清政府開始實施釐金制度,其中對於行商的百貨重復征釐,這個政策讓晉商苦不堪言,因為他們武夷山運茶往上走,每到一個關口就必須要納稅,大大增加了成本。因此晉商必須要尋找新的茶源地,在尋找的途中,他們先發現的是湖南的安化,隨後才發現羊樓洞,將運程減少了1000多裡,因此晉商便來到羊樓洞指導當地人制作紅茶,使其的茶葉種植迅猛發展。當時羊樓洞有茶莊300多家,票號20多家,人口達到3萬多人,被譽為小漢口。從此,羊樓洞和安化,成為了萬裡茶路的新起點。但是漢口是贛皖湘鄂四省的茶葉加工的基地,是中國茶葉出口的最大集散地,中國茶葉60%是從漢口出去的。

 

在所有茶葉外銷中,羊樓洞產的磚茶銷量最佳,據記載,1908年,羊樓洞的產額達到2.4萬箱,居湖北之首。如今該鎮的趙李橋茶產還在生產川字牌商標的磚茶,占據了中國80%的磚茶出口,被譽為中華老字號。青磚茶外形為長方磚形,色澤青褐,香氣純正,滋味尚濃無青氣,水色紅黃尚明,葉底暗黑粗老。每片青磚重2公斤。

 

其實還有一種說法是漢口是萬裡茶路的起點。有的專家表示,羊樓洞只能算是茶葉的產地,當時羊樓洞等地只是把茶葉輸送到漢口,工人在漢口對這些茶葉進行加工裝運。因此,有的專家認為,以輸送的路線而言,漢口算是萬裡茶路的起點。

 

長江地理:自從1861年清朝簽署《天津條約》後,漢口成為中俄茶葉之路的重要集散地,也是中國的三大茶市之一,當時是怎樣的景像?

 

劉曉航:漢口茶市的繁華光景很大程度必須歸功於俄國。1864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中俄簽訂了《中俄天津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陸路通商章程》等條約,使得俄國茶葉商人獲得了在中國直接采取茶葉的特權。18631877年間,俄商在羊樓洞設有3個磚茶廠。1877年,俄商將磚茶廠遷移到漢口,順豐廠設在英租界下屬江灘邊,新泰廠設在蘭陵路口,阜昌廠設在南京路口。

 

當時俄國茶商李維諾夫從德國引進了先進的制茶設備,提高了加工茶葉的效率,制定了磚茶的質量標准,使茶葉的外銷量大大增加,當時的漢口港被歐洲人稱為漢口茶港東方芝加哥

 

漢口茶港的景像一片繁榮,人們在碼頭和漢正街湧動。漢口碼頭長達30裡,從龍王廟延升到諶家磯。有文描述:各處販客雲集,舟車肩挑,水路如織……篩茶之男工,撿茶之女工,日夜歌笑市中,聲如雷,汗成雨。

 

十九世紀俄國人在漢口留下的建築幾乎都與茶商有關, 1876年俄國茶商捐建的東正教堂,蘭陵路口有建於1924年的新泰大樓都保存完好。1891, 新泰茶廠為慶祝建廠25周年, 舉辦盛大宴會和展覽, 正在中國訪問的俄國皇太子(後接位為尼古拉二世)專程來漢口參加慶典。在當年的俄租界還保存著建於1902 年的俄國領事館, 俄國巡捕房與工部局, 東方彙理銀行和茶商巴羅夫建的三角形公寓巴公房子, 李維諾夫別墅和邦可俄國茶館。俄國當年在漢的三大茶廠舊址有兩座仍可找到遺存。

 

磚茶並不適合中國人的口味

 

長江地理:現在的漢口茶市是怎麼樣的呢?

 

劉曉航:原來的漢口茶市已不復存在,以前沿江大大小小的碼頭也被拆了,原來繁華的茶葉交易地漢正街也被各種批發市場所取代。現在的漢口茶市主要集中在崇仁路的茶葉市場,建於2000年。現在的漢口茶市的主要是內銷,每年大概3萬噸茶葉會從漢口茶市售出,僅僅只有約10%的茶葉銷往國外。

 

銷售的茶葉品種已經多元化。現在很少會有顧客購買磚茶,磚茶並不適合中國人的口味。紅茶是銷量最好的,其次是綠茶。就品牌而言,湖北茶葉的品牌琳琅滿目,采花毛尖已經被認定為湖北名茶第一品牌,恩施玉露被認為湖北第一歷史名茶。除此之外,武當道茶龍峰茶蕭氏茗茶以及伍家台貢茶等都是湖北不錯的茶葉品牌。

 

雖說如此,漢口茶市已經褪去了三大茶市之一的光環了,湖北茶葉的產量在全國也占到第四位置,浙江、雲南和安徽在茶葉品牌和市場運作上都做得比我們要好。

 

長江地理:茶葉之路現在的意義?

 

劉曉航:雖然說茶葉之路開辟時間要晚於絲綢之路,然而就其經濟意義和巨大的商品負載量來說,卻可以與絲綢之路相提並論。繁盛兩個世紀的中俄茶葉商道雖然消失了, 它鮮活地記載在中俄兩國近代國際貿易史上, 而且這條古老的國際商道上從南到北, 從中國到俄羅斯萬裡茶路留下大量物質遺存。

 

如今在羊樓洞, 小鎮上保存有一條完整的明清石板街。離羊樓洞10公裡的新店鎮是磚茶入水路的起點, 至今仍保存著兩三條明清老街, 一律青石鋪路, 兩邊店鋪住宅均是木結構。武漢的俄租界還保留著與當時茶市有關的古建築。

 

河南社旗縣的賒旗店是俄茶葉商道上一個重要的中轉站, 至今還保存著幾條運茶販茶的明清石板街、古老的店鋪商號的舊門面, 鎮上還有一座頗具規模的晉陝會館。這些都是難得的旅游資源。

 

山西晉中地區保留著完整的晉商會館。張家口、呼和浩特以及二連浩特完整保留著當時萬裡茶路的山西會館和驛站。

 

今年7月中旬在呼和浩特召開的茶葉之路與城市發展中蒙餓市長峰會上,俄羅斯和蒙古在復興萬裡茶路提出許多建設性的舉措,在萬裡茶路沿線城市的市長們簽訂了萬裡茶路城市聯盟,湖北的鹹寧市和赤壁市已經加盟,標志著復興萬裡茶路拉開序幕。

 

◇探訪漢口崇仁路148號現在的漢口茶市

 

在硚口區崇仁路與京漢大道的交會處,漢口茶市四個字十分的醒目,這裡坐落中南地區最大的茶葉市場。

 

漢口茶市早上八點就開門了

 

漢口茶市四個字下面寫著1858這個數字。1858年是漢口茶市最為繁榮的時候。看到這個數字,我仿佛看到了在1858年,漢口江邊坐落著大大小小的碼頭,搬運工們的汗水落在青石板上,將一擔又一擔的茶葉裝上船。在離江邊不遠的漢正街,人聲鼎沸,商販絡繹不絕,小小的街道旁都是各種賣茶商鋪。

 

走過一條約20米的小道,就可以看到圍成口字型的各種各樣的茶店。漢口茶市就藏在高聳的居民樓中。令記者好奇的是,早晨8點,所有門面都已經開了,走過一間間茶店、茶莊、茶樓,儼然身處一個茶的世界。在一家店門前,兩位老漢在一木桌前坐著,桌面上放有一疊報紙,一壺茶,時不時可聽到他們的談笑聲。

 

武漢有三家比較大的茶市:武昌復興路的陸羽茶莊,漢口崇仁路的漢口茶市以及香港路茶市,其中崇仁路的漢口茶市為中南第一茶市,占地20畝,坐落約有300家商鋪。湖北茶葉現在總交易額為6.7萬噸,而漢口茶市的年交易就達到3萬噸以上。

 

這是我今早才泡的一壺普洱

 

隨意進去一家店,在介紹完他們店裡的產品後,服務員十分熱情地招待我,來喝一杯這裡上好的普洱吧。

 

這是我今早才泡的一壺普洱。服務員介紹說,這是溫杯,第一泡未倒出之前,最好能再用熱水溫燙茶杯以迎接第一泡。因為保持茶杯的溫度,可使茶的香氣更明顯、滋味更美,所以溫杯的目的是為了迎接第一泡茶的滋潤所做的准備工作之一。

 

看服務員一步步地展現泡茶的步驟時,仿佛周圍的一切都靜止了。茶的清香在周圍的空氣裡彌漫,我細細地品著茶,聽服務員講述著茶道。

 

不管客人買不買茶,我們一定會請客人過來品茶,這是我們的待客之道,服務員說道。

 

漢口茶市最為特別的就是晚茶

 

年過六旬的劉先生十分愛茶,是漢口茶莊的常客。劉先生家住在武昌,閑暇時總會到各個茶市閑逛。這裡是我最喜歡的茶市,有一種古色古香的味道,密密麻麻的茶莊讓我感覺來到了茶的世界,每次路過看到茶莊內三兩人品茶,我都忍不住買一些回去。劉先生稱。

 

漢口茶市最為特別的就是晚茶。據店主張女士描述,每年的春秋兩季,傍晚京漢大道的景像頗為壯觀,店主在店門口擺放桌子和椅子,供絡繹不絕的客人品茶。茶的價格是按照茶的品種不同而不同的,一般情況下是10元一杯,張女士表示,瓜子是免費的,最多的時候你可以看到京漢大道沿途都坐滿了人。

 

據武漢黃鶴樓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岳峰表示,不僅僅是晚茶,漢口茶市多年來還不時地舉辦一些文化活動,力打茶文化一條街,如湖北省首屆名優茶展銷會、中國武漢國際旅游節硚口茶韻活動、百姓舞台等。

 

中俄茶葉貿易路線

 

1.由漢口溯漢水運到樊城,轉唐河到達賒旗店改成陸路運輸,由馬匹馱運北上,過平頂山、洛陽、渡黃河入太行,穿晉城長治出祁縣子洪口,然後在魯村換畜力大車,經太原、大同到張家口或者是歸化,然後換駝隊,穿越戈壁沙漠經庫倫到恰克圖進入俄境。(這就是可與絲綢之路媲美的,先後繁榮了兩個半世紀的茶葉之路。)

 

2.乾隆26年(1761年)後,由漢口水運老河口起岸,用牲口馱運至山西歸化廳(今呼和浩特),後經新疆,轉入中亞和西亞進入俄境。

 

3.1871年後,俄國人開辟了一條新的運輸路線,茶葉由漢口裝船東下,從上海到天津進日本海,再從黑龍江入海口溯江北上進入烏蘇裡江,轉陸運到達伊爾庫茨克。

 

4.1906年京漢鐵路建成,1914年西伯利亞鐵路建成。茶葉由漢口到北京到天津越海經大連輸出到海參威從西伯利亞鐵路運送俄國莫斯科和彼得堡。

 

5.漢口順長江至上海,從南中國半圈,經太平洋、印度洋、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到俄境烏克蘭敖德薩港的航海線。

 

本報記者 章凌 整理

 

上述資料來源: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2012/08/404744.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四宜茶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