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首,安溪鐵觀音備受歡迎。目前,市場上的鐵觀音按制作和保存年限劃分,可以分為新茶、陳茶和陳年老茶。通常當年采制的茶葉稱新茶,保存第二年至十年以內的茶葉稱陳茶,保存十年以上的茶葉方稱陳年老茶。
那麼,安溪鐵觀音的新茶、陳茶和陳年老茶該如何辨別呢?有什麼技巧呢?
首先,從外在方面來看,可通過兩個途徑來判斷:
一是感其重。新茶卷曲、壯結、沉重,含水量一般在4%以下,且因長年的貯藏,茶末增多,用手指輕輕一捏,即成粉末狀,故經篩選後,同樣體積的茶葉,保存時間越長,重量越輕,至於茶葉保管不善,經久吸濕,含水量增高,濕軟而重,則另當別論了。
二是觀其型。新茶的外型呈現鐵觀音獨特的“青蒂綠腹蜻蜓頭”狀,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中葉以來,安溪茶農學習和借鑒台灣的茶葉加工技術和方法,成茶條索卷曲,呈“海蚵干”狀,而制作20世紀90年代中葉一前的的陳年老茶茶型一般條形較長。
其次,從品飲方面來看,可通過三個途徑來判斷:
一是聞其香。專家研究表明,在鐵觀音成品茶中香氣成分70種,其中10余種香氣成分為鐵觀音獨有的典型特征,這些成分的共同特征是帶有各種鮮花和似果味香氣,特殊的生化組合,豐富的芳香物質種類,構成了鐵觀音香氣悠長和帶有多種天然花果香味的特殊品質。新茶在啟蓋時,有清香、蘭花香、桂花香、果香等獨特香氣,芬芳撲鼻且馥郁持久,飲後使人心曠神怡,心情舒暢,而茶葉在貯藏的過程中,其香氣既不斷揮發,不飽和成分又會緩慢氧化,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香氣和會由濃變淡,由新茶時的清香馥郁而轉變為低沉。但只要保存得當,特別是真空包裝或低溫冷凍,即使是隔年的陳茶,同樣具有馥郁鮮爽的香氣,而陳年老茶則香氣基本消失。
二是品其味。新茶的滋味甘醇鮮爽,帶有特殊的“音韻”而在貯藏過程中,由於茶中的酚類化合物、氨基酸、維生素等構成滋味的特質,有的分解揮發,有的縮合成不濃於水的物質,從而使可濃於茶湯中的有效滋味物質逐步減少,因此,陳年的滋味鮮爽度減弱,顯得醇而不爽。陳年老茶的滋味雖口感醇厚,但由於酯類成分發生水解和不短氧化,其結果往往使有些陳年老茶才有老化味,即人們常說的“舊味”且茶葉保藏10年後,茶葉的滋味呈現一種酸性,隨著保藏年限的延長,其酸味趨重。至15年後,酸味又消失,茶葉轉化成辛草味,且帶有甜味。
三是察其色。鐵觀音新茶的色澤砂綠烏潤或者青綠油潤,略有紅點,優質茶葉表面帶有白霜,茶湯金黃且濃艷清澈,葉低亦鮮綠明亮。而茶葉在貯藏的過程中,構成茶葉色澤的一些物質,會在光、氣、熱的作用下。緩慢的發生分解或氧化,如在外觀方面,茶葉中了綠素的分解、氧化,會使茶葉的色澤變得枯灰而逐步失去光澤;茶多酚產生氧化縮合,會使新茶的色澤由烏潤變得灰暗。在湯色方面。由於貯藏時間長,維生素C氧化而產生的茶褐素、氨基酸和糖分發生褐變反應的結果,會使茶湯失去原有的新鮮色澤,由茶湯的透析度降低;茶褐素的增多,則使湯色變得渾濁,同樣會失去新茶的鮮活感。因此,陳茶的表面白霜逐步消失,色澤轉灰暗,茶湯及葉低呈清紅色,透析度降低。陳年老茶的色澤逐步變得烏黑油潤,湯色及葉低呈深紅狀。也有個別茶販,為提高茶葉銷售價格,在新茶裡中摻進了陳茶,這種茶色澤不勻,新茶色澤新鮮悅目,陳茶發暗、枯、黑,兩者混在一起,茶色深淺反差很大,只要仔細辨認是不難鑒別的。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如何辨別安溪鐵觀音新茶、陳茶和陳年老茶已變成廣大消費者不得不知的知識。
上述資料來源:http://www.qnlife.net/zhongguochawenhua/3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