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生存和延續的歷史中,龍的身影相伴始終,並以其獨特的精神力量影響著民族文化,乃至民族性格的生成和發展,遂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象徵。聞一多先生《伏羲考》中認為:“它以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類的腳,馬的毛,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混雜為一。”但它的形態屬於傳說。
龍是華夏族先祖的圖騰,在氏族社會末期部落圖騰有數十種,經過長期的兼併,形成只存“鳳氏族”和“蛇氏族”,傳說當時武夷族的圖騰為小龍(蛇氏族)。相傳武夷山為古越族人民居住之地,越人姒姓,其始祖是夏代少康的庶子叫無餘,後傳為武夷。武夷為巫夷民族從江西等地遷入,也有說武夷本為無夷,是屬水神之名。莊晚芳教授認為:“這些傳說與武夷名有關,而武夷茶與烏龍茶名也有一定聯繫。據《說文解字》注箋說:‘茶,苦荼也,從草餘聲。’荼是現在的茶,讀音為余,所以武夷茶古有稱烏餘,是指烏色的魚,有象徵烏龍之意。所以古稱武夷茶為烏龍茶是有一定根據的。
龍的形象及其寓意,本來是人民群眾創造出來的。而它在中國文化中由於世俗化的兩端分道揚鑣。在封建統治日益強化的同時,龍原本就是有那種主宰人的命運的歷史威力,又被進一步渲染,以至尊崇有加,被引入宮廷,最高統治者以“真龍天子”自居。龍被賦予神的美善特質的同時,亦被視為可以給人帶來幸福的吉祥物,所謂“龍鳳呈祥”及“龍團鳳餅”(寓龍騰鳳翔之意)以龍命名的事物比比皆是,說明中國人對它有著特殊鍾愛。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古代帝王自命為龍的化身,自命真龍天子所用物品,表示珍貴。往往以“龍”為稱謂或以圖案來顯示萬乘之尊,故烏龍茶結合其外觀以名烏龍,似是順理成章。北宋《事物紀原》中談到北苑龍茶,乃太宗遣使造龍鳳茶以別庶飲。宋代北苑貢茶稱龍團,品級雖不同,但仍以龍字來形容。明代龍團改為散茶之後,還沿襲了北苑龍團名。烏龍茶名只能是由宋代龍團鳳餅貢茶演變而來,因為龍團改散茶後,茶葉經過曬、炒、焙加工之後,色澤烏黑,條索似魚,(也稱為龍)以後商人為了表示武夷茶的珍貴,則以烏龍為商標。在市場暢銷之後,被統稱為烏龍茶,譯名為(Oolong tea)。
何以“烏龍”為茶名,歷史上何時出視烏龍茶名,有以下幾種說法:
以地名命名:有人認為烏龍茶的名稱與地名有關。最早出現"烏龍"與茶連系在一起的是11世紀北宋劉弇《龍雲集》中提到烏龍茶:"今日第茶者,取壑源為上,至如日注,實峰、閔坑、雙港、烏龍、雁蕩、顧渚、雙井、鴉山、嶽麓、天柱之產,雖雀舌旗槍號品中勝絕,殆不得與壑源方駕而馳也"。《龍雲集》記述的日注等10處名茶,雖系細嫩雀舌旗槍的絕品,但比不上壑源茶的優美。壑源系當時建州北苑一焙名。日注在紹興平水,雙港在江西沿山,雁蕩在浙南括蒼山,雙井在江西修水,鴉山在安徽宣城,嶽麓在湖南長沙,顧渚在浙江長興,天柱在安徽舒城,閔坑在安徽九華山,而實峰與烏龍在何處,尚待考查。我國地名以"烏龍"為稱者不一而足,僅如福州有烏龍江,廬山有烏龍潭,浙江建德有烏龍嶺,以地名稱茶,古已有之,但烏龍茶之名稱是否源於地名,至今尚無確據。當時烏龍茶採制技術尚末出現,非今之烏龍茶,只是一種以產地名稱來命名的茶葉。可見茶有烏龍之名已近千年,源遠流長,值得重視。
以茶樹品種命名。武夷茶樹群體品種歷來稱為"菜茶",以茶樹品種命名的茶樹,如武夷烏龍,可能是很早以前古人所移栽。茶樹引進後,經寺僧精心選育得到很多不同的單叢或名叢品種。西元1937年莊燦彰在《安溪茶業調查》中有軟枝烏龍由安溪人蘇龍移植建甌,當地茶農種植後認為其品種優良,故而繁殖栽培,以蘇龍的諧音命名茶樹品種,製成茶品亦名烏龍茶。西元1942年《崇安縣新志》說武夷烏龍茶樹系從建甌移植的,這就是烏龍茶(品種)來自安溪之說。
以成茶命名:施鴻保《閩雜記》(西元1857年)"建茶名品甚多,吾鄉(杭州)俗則稱曰武夷。閩俗亦惟有花香、小種、名種之分而已,名種最上,小種次之,花香又次之,近來則尚沙縣所出的一種烏龍,謂在名種之上,若雀舌、蓮心之類"。龍團鳳餅是烏龍茶的前身
欲談烏龍茶的形成和發展,必須先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早期貢茶產地,也是宋代以後最為著名的茶葉。宋代建州北苑茶名重天下。北苑茶的重要成品是龍團鳳餅,但它的採制原料屬於何種性質,史料記載很少,研究者也不多。照一般常識來說,壓製成為團餅之前原料,采自茶樹的新梢。據皇甫冉送陸羽的採茶詩裡所說的:“……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據茶學專家莊晚芳教授分析“要采得一筐的鮮葉,要經過一天的時間,茶葉在筐子裡搖盪積壓,到晚上才能開始蒸制,這種原料在無形中發生了部分紅變,究其實質已屬於半發酵了,也就是所謂烏龍茶範疇。
莊晚芳認為:可從古代遺留下來的一些詩詞加以分析,略知梗概。”如范仲淹《鬥茶歌》:"終朝采掇未盈筐"。白玉蟾《水調歌頭•詠茶》:"採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研,結就紫雲堆,輕動黃金碾。飛起綠塵埃。老龍團,真鳳髓,點將來,兔毫盞裡,霎時滋味,舌頭回。"作者對當時龍團鳳餅的採制,及其品飲的茶湯都有所描述。"味濃香永,滋味舌頭回",有如現在武夷岩茶一樣的特點。"採取枝頭的雀舌"(當然不是如今的細嫩芽葉)經過蒸熟,乘熱有煙時,把它搗碎,堆成一堆有如紫雲堆"可能是指明葉底形成半紅半綠之意。搗碎後再經堆積,也象現在所說"後發酵"一樣,葉子變成紫色,古人也稱它"紫筍",然後入模壓製成為龍團鳳餅。按莊教授的分析,烏龍茶的起源應在宋代北苑"龍鳳盛世"的時代。前朝詩人對制茶過程“結就紫雲堆”是對烏龍茶類原料本質生動的描繪。精練的詞句,提供了可貴資料。
照現在科學分類觀點分析,綠茶類是酶性被抑止,不生發酵作用,被稱為不發酵茶類;促進芽葉酶性充分氧化芽葉變紅,為完全發酵的稱為紅茶類;芽葉酶性部分氧化成為紫色或褐色的,處於紅綠茶之間的稱為烏龍茶類。茶類發展應是烏龍茶在先,紅茶在後。莊晚芳說:“結就紫雲堆,是對烏龍類原料本質生動的描繪。精煉詞句提供了烏龍茶發展的可貴資料。所以說北苑茶是烏龍茶的前身,確是有科學根據的”。因此研究福建烏龍茶的形成和發展,必須先溯源北苑龍鳳茶,北苑龍團鳳餅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後最為著名的茶葉,是福建烏龍茶前身。
烏龍茶源于武夷
武夷山產茶,歷史悠久。武夷山具有良好的植茶自然環境,特產自古以茶著稱。那“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之勝,峰巒岩壑,秀拔奇偉,高低俯仰,吞雲吐霧,鬼斧神工,難以名狀。水則溪流九曲,流傳其間,幽邃清深,蒼冥萬古,蔚成山鄉水國,皇都勝境。以其環境優異,雲霧彌漫,所產茶葉,聲聞遐邇
武夷茶最早見於文字記載是唐元和時(西元806-820年)人孫樵《送茶與焦刑部書》雲:“晚甘候十五人,遣侍齋閣,此徒皆請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品。”宋代北苑“龍團鳳餅名振天下”迨至,元朝大德六年(西元1302年)在武夷四曲處設置禦茶園,專制龍團,一切均依照宋制,無多大變化。直到明初(西元1391年),罷造龍團,禦茶園尋廢,武夷茶向“三坑兩澗”轉移,改制散茶,從此武夷各岩寺院僧人奮起改革茶葉制法。采後經蒸熟不再搗碎、碾揉後直接焙乾為散茶。清崇安縣令殷應寅於1602年從安徽首招黃山僧引入松蘿制法,則以炒代蒸,色香味俱佳。有的反比松羅茶佳,而葉色經旬月仍紫赤如故。這就是武夷茶中的“松蘿之目”。
烏龍茶指的是制茶分類中的半發酵茶類,其製作特點是茶鮮葉未經殺菁;一面萎凋,一面振動、攪拌,進行有控制的一定程式的發酵即現代稱之為“做菁”的工序,然後高溫炒揉烘焙而成。莊任在《烏龍茶的發展史與品飲技術》中說“迄今我們見到的敘述烏龍茶製作方法的最早文字,以西元1717年曾任崇安縣令陸廷燦《續茶經》(西元1734年)所引王草堂《茶說》最為明確。”忽視了早於《茶說》40年的武夷茶僧釋超全《武夷茶歌》(約1685-1700年)雲:“景泰年間(西元1450-1456年)茶久荒,嗣後岩茶亦漸生。凡茶之產惟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平洲淺渚土膏輕,幽谷高崖煙雨膩。凡茶之候視天時,最喜天晴北風吹,苦遭陰雨風南來,色香頓減淡無味。如梅斯馥蘭斯馨。大抵焙時候天氣,鼎中籠上爐火紅,心閑(一作專)手敏工夫細”概括了烏龍茶的這一條經驗:茶葉採制期間,乾燥涼爽的氣候有利於茶葉形成香多味濃的上乘品質,而氣溫濕度的“南風天”則難於製作好茶。名僧茶詩中的製作過程,正是如今烏龍茶做菁工藝的前提。王草堂於康熙乙丑。據《同安縣誌》、《廈門志》、《廈門史話》《武夷山志》(西元1711年)至武夷,隱居於武夷山莊,整理《武夷志。》閱讀了釋超全《幔亭詩稿》,見到《武夷茶歌》極為讚譽地說:“釋超全《武夷茶歌》‘如梅斯馥蘭斯馨,心閑手敏工夫細’形容殆盡矣”可知王草堂是受《武夷茶歌》之啟示,於是才寫出《茶說》。
古代武夷茶採制特點:陸廷燦在《續茶經》引《隨見錄》雲:“凡茶見日則味奪,唯武夷茶喜日曬。武夷造茶,其岩茶的僧家所制者最為得法。”又引王草堂《茶說》得到證實。武夷茶自穀雨采至立夏,謂之頭春。約隔二旬複采,謂之二春,又隔又采謂之三春。頭春葉粗味濃,二春、三春葉漸細,味較薄,且帶苦味矣。夏末秋初,又采一次,謂之秋露,香更濃,味亦佳。但為來年計惜之,不能多采耳。”《茶說》論述烏龍茶制焙方法更為詳細。“茶采後以竹筐勻鋪,架于風日中,名曰曬青。俟其青色漸收,然後再加炒焙。陽羨岕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蘿龍井,皆炒不焙,故其色純。獨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攤、攤而摝(振動)香氣發越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複揀去老葉及枝蒂,使之一色焙之以烈其氣,汰之以存精力。乃盛於簍乃鬻於市”。
《隨見錄》作者把武夷岩茶加工方法簡煉的寫出,殊為可貴。其制法特點,要經過曬、炒、焙和揀。文中談到烏龍茶獨特的“曬青”工藝(包括攤與摝的工序)及待到茶葉香味發起後即行炒與焙,兩者之手法、火候均須恰當掌握,其次將烏龍茶沖泡後的茶葉色澤半青半紅的特徵都簡要備至,由此可見,武夷岩茶的採制與現行烏龍茶各色品種的採制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西元1671年蘇格蘭欄人林薩(Auen Ram Say)。《茶歌》雲:“稱家鄉之殊珍兮,而百草之尤,稱奇茶兮,武夷之名最優。”當時國際上只有綠茶和紅茶兩類,故以湯色分武夷茶為紅茶。(不是今之紅茶)由於武夷岩茶名揚四海,聲震環球,銷量劇增。方圓幾十裡外茶農爭先把茶運至星村墟市冒充岩茶出售。為適應外銷市場日益擴大的需求,閩南烏龍茶是最早仿製武夷岩茶。泉州安溪一帶茶農先到閩北向寺廟的“閩南人為茶師”學習制茶工藝,這種制茶工藝便從閩北傳入閩南。於是“溪茶遂仿岩茶樣,先炒後焙不爭差,真偽混雜人聵聵,世道如此良可嗟”(釋超全《安溪茶歌》)。阮旻錫是武夷山茶僧,對武夷岩茶制法有親身經驗,才能理解安溪茶農的仿製。安溪烏龍茶異軍突起,達到真偽難辨的地步,形成閩北、閩南兩大烏龍茶產區。
同名之茶的分辨
當代茶界泰斗張天福《茶事雜談》上說:“烏龍茶是茶葉在製造方法上的分類,稱半發酵茶為烏龍茶。福建原來有些產地習慣稱半發酵茶類(如武夷岩茶、鐵觀音等)為“青茶”,後來,為避免與浙江、安徽各省稱綠茶為青茶相混淆,故採用國際貿易上“烏龍茶”(Oolong Tea)的名稱。但是,福建還有一種烏龍茶樹品種,一向作為制烏龍茶原料,成品亦稱為烏龍茶。因此烏龍茶有的指制茶種類,有的指茶樹品種。
白毛猴:安溪白毛猴茶樹品種,用烏龍茶的制法,其成品即稱白毛猴,政和大白茶茶樹品種,用綠茶制法,其成品亦稱白毛猴,所以同為白毛猴,有的是烏龍茶、有的是綠茶,茶樹品種也不同。
白牡丹:安溪白牡丹茶樹品種所制的烏龍茶即以其茶樹品種命名。安溪、政和、建甌、福鼎等縣以大白茶或水仙茶種品種所制的白茶,亦稱白牡丹。所以同為白牡丹,有的是指烏龍茶,有的是指白茶。
小種: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桐木所產特種紅茶稱小種(正山小種),在印度、錫蘭所制的紅茶分級茶,其中比白毫較粗的一級亦稱小種(Souchong)。武夷岩茶中比奇種品質較次的稱名種,名種之下亦稱小種,所以同為小種,有的指紅茶,有的指烏龍茶。
“Black Tea"的詞源考
十七世紀武夷茶率先走出國門,名振英倫三島,是中國茶葉輸向歐州最早的茶類。歐人稱頌:“茶是治病良藥。”英國國會文獻最早記載中國茶葉的文字“Bohea",(武夷)為中國茶葉之代稱。十八世紀中期,瑞典植物學家林奈,把武夷茶訂學名為"Tea Bohea"代表中國茶,是為茶馬交易,榷茶貨。宋以降,各朝對黑茶主要運銷西北各省,經營這一行的商人大都是晉商。可是由黑茶運銷歐洲,而出現"Black Tea"一詞是不可能的事情。
歐洲人開始知道中國茶是16世紀中期,由葡萄牙和荷蘭人首先傳入,嗣後轉往歐美,大部份是由海路傳去的。據當時歐洲人傳入茶葉的記載:一為綠茶,二為武夷茶,嗣後武夷茶占多數,均系散形茶,可證當時出口的不是湖南出產的黑茶製成茶磚。當時由海路轉運往歐洲的主要是福建所產的茶葉,是從廈門出口的。據各種史料記載,最初出口為武夷茶,而較大量出口的卻是烏龍茶(當時有稱“小種工夫”有人誤以為紅茶)。
武夷茶率先出口後,刺激了對外貿易的振興,武夷茶供不應求,一般烏龍茶乘勢出口,而商人因有利可乘,便到處去收購改制武夷,烏龍茶改制中又簡化了武夷茶的制法,產品又稱為工夫茶(Congou Tea)這是採用了武夷茶中的品名。而武夷茶在國外市場上最早譯為Bohea Tea或譯為"烏龍茶"(Oolong),以後國內外市場統稱為"Black Tea"。
在20世紀初期,上海市場仍有以烏龍代表紅茶。如祁門紅茶稱為祁門烏龍或稱祁門工夫,江西紅茶稱江西烏龍,淅江西湖紅茶稱九曲烏龍。可見烏龍茶與紅茶在制法上或市場譯名上有密切聯繫。證明(Black Tea)一詞是從烏龍茶而來。事實很明顯"Black Tea"一詞與湖南黑茶無關。"Black Tea"最初是由烏龍茶在國外市場所起的茶名,而且有力地證明武夷烏龍茶在先,紅茶是後出,紅茶是因初時冒武夷茶混跡其中而沾其意的。
烏龍茶類聚閩、廣、台
烏龍茶產地分佈于福建,廣東和臺灣三省,近年江西、湖南也有少量生產。因產地不同,品種、制茶技術上的差異,可概括地分為福建烏龍茶、廣東烏龍茶、臺灣烏龍茶。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也是烏龍茶的主產區,由於茶樹品種豐富,生態條件優越,採制技術精湛,囊括了包龍茶優質高產(天、地、人)三要素,以致產量最多,品質優異。
武夷岩茶所以深受人們賞識,在於它的品質優異,優良品次的產生,不外乎於得天獨厚的生態,有豐富適制茶的品種,最後歸功於獨特精湛的製作工藝等,天、地、人三要素。
目前烏龍茶產區擴展到閩北、閩南的很多縣,但商品茶生產主要集中在閩北烏龍茶區的武夷山、建甌、建陽、政和、閩南產區的安溪、永春、平和、詔安等縣,為外銷中國特種茶(烏龍茶)的商品基地。
武夷,烏龍茶的故鄉
閩北烏龍茶以武夷岩茶為代表,武夷岩茶顧名思義就是在山岩和岩石上生長的茶,前人對武夷岩茶的頌揚:"臻山川靈氣所鐘,品具岩骨花香之勝"。名山名茶,相得益彰,所以茶以岩名,岩以茶名就不足為奇。
武夷所產的茶葉自罷貢改為散茶後,制法相應改革,一般稱為岩茶或釅茶,氣味濃厚。因岩峰高低,分為正岩、半岩,它的加工工藝獨特,有別於武夷山外的外山茶或山下所產的“洲茶"。從明朝以來,不少古籍均有岩茶生產的詳盡記述。
留言列表